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841302
论心痹病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今日健康》 2015年第11期
     【摘 要】 目的:研究用中医保守治疗心痹病的疗效。方法:中医药辨证论治结合持久性、指导性康复锻炼——即口服中药煎剂2周~2月,且多于第2周开始辅以拍打八虚(即双侧腋窝、肘窝、髀胯窝/腹股沟部和腘窝)、适量锻炼及饮食起居调理1~3年。结果:疗效显著。结论:心痹病急性期用中药调治,缓解期坚持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心痹 治疗 拍打八虚 康复锻炼

    心痹病又名心痹、心痛、真心痛,现代医学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有胸闷、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左手臂前内侧、右前胸或上腹部,严重者出现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现收集自2013年以来经结合指导性康复锻炼法治疗心痹病患者28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28例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均在36岁至68岁;病程中口服中药煎剂2周~2月,随访指导治疗1~3年,收治前均经现代医学确诊为冠心病。

    二、治疗方法

    (一)、药物组成:黄芪18g、麦冬15g、生地15g、麻子仁15g、丹参25g、当归15g、赤芍15g,郁金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五灵脂15g、元胡15g、瓜蒌15g、薤白6~12g,每日一剂,水煎服。随症加减:伴心气虚热、心悸,加黄芩、黄连,五味子;伴心阳虚,形寒肢冷、自汗倦怠、心动过缓、早搏,去五灵脂,加制附子、人参、北五加皮;伴便秘,加大黄;伴痰多、舌苔腻、脉滑,加半夏;伴高血压病,加杜仲;伴血脂高,加绞股蓝、山楂。

    (二)、康复锻炼:

    1、拍打八虚。八虚即双侧的腋窝、肘窝、髀胯窝(即腹股沟部)和腘窝。每天怕打2~3次,每处每次3~5分钟。

    ①、拍两肘窝:把左手臂伸直,找到左肘横纹正中,用右手的四指并拢轻轻拍打。每次八十一下,力量可由轻到重,拍打至肘窝局部微微发红即可,若能拍出痧来更佳;但重症或久病、身体羸弱的患者,不要过重刺激,在肘窝部位轻轻地推擦至有微热感即可,切勿操之过急。一侧怕打完,再拍打另一侧。

    ②、拍两腋:将左侧上肢抬起,用右手指先弹拨左腋窝数下,然后拍打腋下,力量适中,拍至微微发红即可;再拍打另一侧。

    ③、拍两髀: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侧腹股沟部位,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或发红为止。

    ④、拍两腘:站立弯腰,用双手拍打两侧腘窝,逐渐加力,直至腘窝微感发热或发红为止;如果腰腿不好或久病羸弱者,可取坐位,腿伸直,先拍打一侧,再拍打另一侧。

    2、适量增加身体锻炼。开始时,餐后1小时散步1/2~1小时,以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度;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可以适量加强运动量,如下午3:00后打太极拳、快走或慢跑,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剧烈运动。

    (三)、饮食起居调理:少量定量、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减轻体重;起居有节,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大便通畅。

    三、治疗结果

    (一)、疗效标准:

    1、基本痊愈:心电、心脏彩超正常,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冠脉CTA狭窄<20%,停用药物6月以上,日常生活、工作及劳动锻炼时无不适症状。

    2、显效:平素无不适症状,停用药物3月以上,但逢情绪激动、寒冷、酒后、熬夜时偶有胸闷、胸痛、左上臂前内侧痛等症状,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3、有效:平日无不适症状,但仍需口服降脂、活血化瘀或营养心肌的药物维持。

    4、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病情恶化。

    (二)、判定结果:

    本组28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21.43%;显效15例,占53.57%;有效7例,占25%;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例,占100%。

    典型病例:

    王某,男,45岁,干部,1年前因胸闷胸痛就诊于208医院,心电图:ST-T改变,冠脉CTA示前降支狭窄≥50%,可见混合斑块长约12mm;回旋支狭窄≥65%,可见混合斑块长约7mm;右冠狭窄≥60%,可见混合斑块长约9mm;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扩管、降脂、抗血小板聚集及营养心肌等药对症治疗,病情缓解;今年10月份开始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快走、走楼梯上楼、拎东西、凉冷及情绪激动均可引起胸闷、心前区疼痛,疼痛放射至左肩胛部及左手臂亲内侧,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发作频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5分钟无明显缓解;来诊前夜2时许,于睡中憋醒。患者不想做心脏支架,故来我院寻求中医诊治,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及左手臂内侧疼痛>半小时,有咽喉部收紧感,面色苍白,口唇紫暗,乏力,畏寒,无汗,眠差,舌质暗红,苔薄,脉细涩无力;体胖,BMI 26.9,血压140/95mmHg,心率89次/分;心电ST段广泛性轻度上抬(<0.1mv),avl、I、II、v3~5T波倒置。诊断:心痹病 气阴两虚、心脉淤滞(即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则治标,给予对症治疗结合中药煎剂:黄芪18g、麦冬15g、生地30g麻子仁15g、丹参25g、当归15g、赤芍15g,郁金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五灵脂15g、元胡15g、瓜蒌15g、薤白12g,杜仲20g,每日一剂。3剂效显,后随症加减,共服21剂。第2周开始,辅以指导性、渐进性康复锻炼和饮食起居调理。1年后复查,无不适症状,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平和有力;心电正常,冠脉CTA示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狭窄均<20%,体重下降,BMI 20.1,血压130/75mmHg,心率78次/分。追访至今,未再发作。

    四、体会

    《素问·痹论》载,“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逆则恐”。心痹病(即冠心病)为心脉瘀滞或闭阻,气血不能布施于心,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舌质暗红或暗紫、脉虚细或涩弱或短促;甚者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面色苍白、唇紫绀、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等,如“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位在心脉,病因在瘀滞失养,病性本质关乎五脏,“人年四十,肾气始衰,阴气自半”。故先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宽胸止痛药物辨证论治1~2周,待病情较稳定后,再佐以康复锻炼等治疗方法。

    气血要适动,而非静缓;静缓则易腐生、气滞脉阻。《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阴(心经)气绝,则脉不通,则血不流”。 故心痹患者只注重休息、不适量运动是不对的。此指导性、渐进性康复锻炼法——能活血通络、疗五脏、祛病邪,是治疗心痹病的治本之法。

    《药治医话》说“心在志为喜,在变动为忧……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心痹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肺肾的郁滞、虚损相关,治心痹而同调五脏,正合五脏相生相克理论,忧解肺畅心舒、思解脾健运气血足、怒解肝疏脉络通、恐解肾精足、心肾相交,心脉通、气血营,心痹病自除。八虚即人体的双侧腋窝、肘窝、髀胯窝(即大腿窝)和腘窝,是脏腑脉络通行肢体的必经之路,也是五脏之邪喜匿之地(心肺邪聚肘窝、肝邪聚腋窝、脾邪聚髀窝、肾邪聚腘窝),邪气易聚不散、久而致病。拍打八虚,即拍打肘窝,祛心肺之邪气,“少火生气”以温熏心肺;弹拨、拍打腋窝,祛肝邪,疏肝解郁、宽胸理气心舒;拍打髀窝,祛脾邪,健脾生气血、祛痰湿;拍打腘窝,祛肾邪,补肾养精。拍散邪气、拍通瘀滞,振阳气、通脉络,充气血,邪祛病除身健。

    作者简介:尹玉柱(1975-02-11),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双本科,长春通源医院、科主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