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840846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常规约束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今日健康》 2016年第1期
     【摘 要】 目的:探讨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常规约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外重症监护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A组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B组行常规约束,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A组患者撞伤、坠床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1%,同B组9.80%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躁动患者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缓解患者躁动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 ICU患者 躁动 护理 保护性约束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生活无法自理,通常存在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其中躁动患者占较大比例。患者躁动易导致撞伤、坠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生命安全及康复有较大影响,因此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实施保护性约束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人性化护理受到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使得临床对保护性约束的要求也更高[1]。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外重症监护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51例,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6.8±4.3)岁,进入ICU原因:脑出血16例,脑卒中12,重型颅脑损伤20例,其他原因3例。B组51例,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4.4±4.5)岁,进入ICU原因:脑出血15例,脑卒中11,重型颅脑损伤19例,其他原因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生命体征稳定者;存在不同程度躁动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昏迷或意识不清者;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A组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体方法为:根据患者躁动情况、肢体活动状况及护理配合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约束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使其了解保护性约束能有效防止撞伤、坠床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材质柔软,安全性高,透气性好的约束用具,使患者能感到舒适;对约束的松紧进行调节,保持在可容入一指状态,在约束用具下放置软垫,增加舒适度;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及放尿,并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将病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尽量减少噪音,保障患者休息;在约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体征及情绪进行密切关注,积极与患者交流,耐心安抚患者,减少其不良情绪。B组行常规约束,选择普通的布制约束带对患者手腕及踝部等进行约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SAS为100分制,50分为临界值,分值同焦虑呈正相关性;SDS为100分制,53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x2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A组患者撞伤、坠床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1%,同B组9.80%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3,P<0.05),见表1。

    2.2 心理状况

    A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保护性约束始ICU护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降低躁动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近年来,由于护理理念的改变及人们对医疗重视程度的增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关注,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提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于不良事件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有研究指出[3],人性化保护性约束能充分考虑患者感受,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舒适度,可有效减少躁动、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中,A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果同相关报道相符[4]。为有效提高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临床中的可行性,有学者指出[5],在实践中应当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灌输人性化护理理念,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掌握心理干预技巧,并在护理过程中维护患者尊严,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ICU躁动患者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涓,陈晓蓉,吴惠蓉等.2种保护性约束方式用于躁动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22.

    [2] 卢道珍.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3):156-157.

    [3] 湛三成,周建伟.约束带在重症躁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6):673-674.

    [4] 万建云.人文关怀在 ICU 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99-100.

    [5] 杨文亮,黄婕.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问题[J].吉林医学,2012,33(4):831-832.

    作者简介:王俊,女,汉族,安徽省芜湖市,护师,大专,单位: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