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几点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安全管理为主要手段对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管理办法,强化安全护理。结果:安全管理的实施提高了精神科的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护理,给病人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安全护理
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一直被视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决定性部分。这是因为在精神科病区病人在精神症状支配和现实环境中的应激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会发生精神行为异常,有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毁物等,使精神科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精神患者本人、医护人员及家属构成安全威胁。本人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多年,现就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关于精神病人安全、精神科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精神病人安全
1.1 患者因素
精神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以及大多数患者缺乏自知力,随时都可能发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毁物、外走等行为,如大部分患者不承认有病,不安心住院,伺机外逃;有些患者凭空听见声音“叫他去自杀”而突然去撞墙,出现错觉把病友看成是鬼而突然冲动掐住病友脖子不放;有些康复期患者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而采取消极行为;有些患者隐蔽性强、计划周密,很难防范:如为达到自杀或外逃的目的,表面上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有的还协助工作人员做事,以骗取信任,一旦有外出的机会而逃跑,或趁工作人员放松警惕伺机自杀;有的患者缺乏有效沟通,如对问话不答或不暴露内心所想而给防范带来困难;有些年老体弱、饮食差、极度兴奋躁动、伴有躯体疾病或体质特殊而耐受性差的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容易发生过度镇静或呼吸抑制、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有些患者行为紊乱、乱拿别人物品容易被他人打伤;机能衰退或沉浸在病态体验中的患者感觉迟钝、情感淡漠、不知诉说躯体不适,如发烧39.5℃、尿潴留小腹明显膨隆时询问患者仍未诉不适。
1.2 家属因素
有的陪护家属缺乏安全意识,私自带入危险品,如玻璃瓶、水果刀等,不遵守探视制度,对护士的告知不予重视,给患者打火机、剃须刀等;有的家属本身就有精神病;有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不理解,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有的家属对医院你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住进医院就一定能治好所有的病。
1.3 病房管理因素
1.3.1 质量监控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欠缺,质量监控措施不完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健全,有些规章制度不符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建立的意义不大,导致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空白区域。
1.3.2 人力资源缺乏:每个级别的精神病医院及科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人员不足现象,医护比和床护比不成比例,值班人员有限,护理管理不到位,患者出现无法预见的危险事件,这给护理人员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降低了职业价值感,容易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
1.4 护理人员因素
缺乏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入职的非精神科专业的护士,对精神专科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演变、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力,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自伤、自杀、冲动、外逃等现象的先兆;有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出入治疗室、办公室不随手锁门,有自伤、自杀、伤人危险的患者趁机到里面窃取剪刀、药品、约束带等危险物品,开门出入病房时缺乏警惕性,致使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冲出逃跑;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未做好交接班,重点患者未做到心中有数;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精神科核心制度;对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认识不到位。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医护及护士间不团结、协作性差。
1.5 病房环境设施因素
地面潮湿,走廊卫生间未设安全扶手,易引起跌倒摔伤;居住环境拥挤、嘈杂,容易引起患者情绪不稳而出现冲动、暴力行为;进行相关检查离病房较远,路途上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
2 护士自身安全
某些被迫住院的病人敌视医护人员,不配合护理,劝说时打人伴有HIV、乙肝、丙肝的患者突然冲动打人或自伤时,护士在制止时易发生职业暴露,如咬伤、抓伤等,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在给其输液或抽血时乱动、不合作易致针头刺伤;护理有暴力攻击行为病人时易被患者打伤。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慎独”的境界,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做好交接班,做到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责任心,仔细观察病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加强细节管理,注意重点时段安全管理,例如进餐、发药、午班、夜班的安全工作。
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要根据科室情况尽量配置护士数量,病区护士长要合理排班,根据工作强度、重点时段灵活调配值班人数,以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要保障能不超负荷运转。各班有具体分工,紧密协作。对于新上岗的护士做好岗前培训及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
3.3 做好药品物品管理
定期做好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确保无过期、无损坏,每周定期检查抢救设备,要求物品齐全,功能良好,人人会使用,保证病人需要时立即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抢救。规范物品管理,做好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分类,清理非必需品,危险品要固定放置并上锁。病人床单位、衣物随时清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品,定期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
3.4 病房结构尽量符合精神科病房的结构特点
医院远离闹市区,病房门窗及护栏要牢固结实,楼房装安全护网,平房围墙要高,无死角,病房内无裸露电线,地面平整无光滑及潮湿,有配餐间,由食堂送饭菜到病区开饭。与医技科室间通道距离较短或封闭。
3.5 做好患者及家属关于精神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通过语言及书面形式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使患者家属了解并适应医院的管理制度及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知晓并理解医院为了病人的安全实施的一些必要措施,如安全检查、限制外出、保护性约束等,以避免发生护患及护士与家属之间产生医疗纠纷的风险。
3.6 注意护士自身安全防护
对躁动且不合作的HIV、HBV阳性的患者输液、肌注时要有多人协助,以免患者乱动致针头刺伤护士,对于有暴力攻击性行为的病人,切不可单独面对病人,阻止暴力行为,或抢夺其手中的物件,更不可背对病人,时刻提高警惕性。
4 总结
安全护理是精神疾病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一面旗帜,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护理,尊重和保障病人的生命权益,给病人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编.精神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http://www.100md.com(张淑文)
【关键词】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安全护理
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一直被视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决定性部分。这是因为在精神科病区病人在精神症状支配和现实环境中的应激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会发生精神行为异常,有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毁物等,使精神科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精神患者本人、医护人员及家属构成安全威胁。本人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多年,现就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关于精神病人安全、精神科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精神病人安全
1.1 患者因素
精神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以及大多数患者缺乏自知力,随时都可能发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毁物、外走等行为,如大部分患者不承认有病,不安心住院,伺机外逃;有些患者凭空听见声音“叫他去自杀”而突然去撞墙,出现错觉把病友看成是鬼而突然冲动掐住病友脖子不放;有些康复期患者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而采取消极行为;有些患者隐蔽性强、计划周密,很难防范:如为达到自杀或外逃的目的,表面上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有的还协助工作人员做事,以骗取信任,一旦有外出的机会而逃跑,或趁工作人员放松警惕伺机自杀;有的患者缺乏有效沟通,如对问话不答或不暴露内心所想而给防范带来困难;有些年老体弱、饮食差、极度兴奋躁动、伴有躯体疾病或体质特殊而耐受性差的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容易发生过度镇静或呼吸抑制、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有些患者行为紊乱、乱拿别人物品容易被他人打伤;机能衰退或沉浸在病态体验中的患者感觉迟钝、情感淡漠、不知诉说躯体不适,如发烧39.5℃、尿潴留小腹明显膨隆时询问患者仍未诉不适。
1.2 家属因素
有的陪护家属缺乏安全意识,私自带入危险品,如玻璃瓶、水果刀等,不遵守探视制度,对护士的告知不予重视,给患者打火机、剃须刀等;有的家属本身就有精神病;有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不理解,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有的家属对医院你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住进医院就一定能治好所有的病。
1.3 病房管理因素
1.3.1 质量监控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欠缺,质量监控措施不完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健全,有些规章制度不符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建立的意义不大,导致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空白区域。
1.3.2 人力资源缺乏:每个级别的精神病医院及科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人员不足现象,医护比和床护比不成比例,值班人员有限,护理管理不到位,患者出现无法预见的危险事件,这给护理人员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降低了职业价值感,容易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
1.4 护理人员因素
缺乏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入职的非精神科专业的护士,对精神专科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演变、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力,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自伤、自杀、冲动、外逃等现象的先兆;有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出入治疗室、办公室不随手锁门,有自伤、自杀、伤人危险的患者趁机到里面窃取剪刀、药品、约束带等危险物品,开门出入病房时缺乏警惕性,致使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冲出逃跑;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未做好交接班,重点患者未做到心中有数;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精神科核心制度;对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认识不到位。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医护及护士间不团结、协作性差。
1.5 病房环境设施因素
地面潮湿,走廊卫生间未设安全扶手,易引起跌倒摔伤;居住环境拥挤、嘈杂,容易引起患者情绪不稳而出现冲动、暴力行为;进行相关检查离病房较远,路途上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
2 护士自身安全
某些被迫住院的病人敌视医护人员,不配合护理,劝说时打人伴有HIV、乙肝、丙肝的患者突然冲动打人或自伤时,护士在制止时易发生职业暴露,如咬伤、抓伤等,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在给其输液或抽血时乱动、不合作易致针头刺伤;护理有暴力攻击行为病人时易被患者打伤。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慎独”的境界,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做好交接班,做到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责任心,仔细观察病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加强细节管理,注意重点时段安全管理,例如进餐、发药、午班、夜班的安全工作。
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要根据科室情况尽量配置护士数量,病区护士长要合理排班,根据工作强度、重点时段灵活调配值班人数,以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要保障能不超负荷运转。各班有具体分工,紧密协作。对于新上岗的护士做好岗前培训及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
3.3 做好药品物品管理
定期做好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确保无过期、无损坏,每周定期检查抢救设备,要求物品齐全,功能良好,人人会使用,保证病人需要时立即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抢救。规范物品管理,做好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分类,清理非必需品,危险品要固定放置并上锁。病人床单位、衣物随时清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品,定期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
3.4 病房结构尽量符合精神科病房的结构特点
医院远离闹市区,病房门窗及护栏要牢固结实,楼房装安全护网,平房围墙要高,无死角,病房内无裸露电线,地面平整无光滑及潮湿,有配餐间,由食堂送饭菜到病区开饭。与医技科室间通道距离较短或封闭。
3.5 做好患者及家属关于精神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通过语言及书面形式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使患者家属了解并适应医院的管理制度及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知晓并理解医院为了病人的安全实施的一些必要措施,如安全检查、限制外出、保护性约束等,以避免发生护患及护士与家属之间产生医疗纠纷的风险。
3.6 注意护士自身安全防护
对躁动且不合作的HIV、HBV阳性的患者输液、肌注时要有多人协助,以免患者乱动致针头刺伤护士,对于有暴力攻击性行为的病人,切不可单独面对病人,阻止暴力行为,或抢夺其手中的物件,更不可背对病人,时刻提高警惕性。
4 总结
安全护理是精神疾病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一面旗帜,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护理,尊重和保障病人的生命权益,给病人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编.精神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http://www.100md.com(张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