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99236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今日健康》 2016年第6期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2月到2014年11月见来我院治疗的8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对患者分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中西医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优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价值。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如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可能与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内脏高敏以及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有关,患者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1]。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进行如心理等为辅的治疗方法,临床可采用的药物较多,有西药制剂也有中药制剂,疗效不一[2],主要作用为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抗抑郁药物及黏膜保护剂等[3]。为此我们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观察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12月到2014年11月见来我院治疗的8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分组后两组的基本情况为:观察组:4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分布在26~52岁之間,平均年龄为38.2±2.5岁;病程在4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8±0.5年。对照组:4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在24~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2.6岁;病程在3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0.3年。两组患者经临床多项检查均得以确诊,并排除其它如消化道及肝、胆等器质性病变,两组患者均为自愿选择治疗用药且均签署治疗知情书,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性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多潘立酮)进行治疗:采用饭前15~30min口服方式给药(多潘立酮片),按10mg/1次,3~4次/1d剂量给药(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病症情况酌情给药,最多单日80mg)。(规格为10mg/片)。

    1.2.2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取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午后服用,每日一次。以28d为一疗程。在施药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可加减各药剂量,并可适当增加其它药物如神曲、山楂、麦芽等。28d为一治疗疗程。

    1.3 评价指标

    将治疗效果为评价指标内容。治疗效果评判标准为: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部分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余症状出现明显好转,并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等;无效:临床症状改变不大或基本无改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评价指标采用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 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已成为消化病的重点疾病之一。该疾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其主要表现为脘腹胀闷、食欲不振、疼痛,或饮食停滞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则出现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等,可见各年龄段。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的西药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首选一线药物,其作用机理是直接作用于患者胃肠壁时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两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但不影响胃液分泌[4];中医认为六君子汤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之功效。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饮食日减、胃气虚热等症,方中人参为强壮滋补药,可调整血压、以及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等功效,炙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治疗;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诸药合用,各药效相得益彰,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从本文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则疗效更为确切,充分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显著性。

    综上所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夏明伟,秦德明,张灵.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3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 2016(1):96-97.

    [2]潘旭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评估[J].健康前沿,2016, 23(6):165-166.

    [3]王伟.中医辩证结合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今日健康,2016, 15(9):116-118.

    [4]贾云盛.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J].医药前沿,2016,6(13):157-158.

    [5]赖雪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2):107-108., http://www.100md.com(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