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食疗 谨慎权衡
生病之后的食疗,应该谨慎权衡病情来应用,而不能不分轻重地单纯倚重食疗,否则和无病乱吃药一样,是常人之大患。
前几天在一个同道家里,在一残本《名医论语》中看到转引清代名医吴鞠通的一段话:食能养人,不能医病;药能医病,不能养人。无病而服药,有病而倚食,此人之大患也。
食治,历来是被中医所重视推崇的,其地位至重,甚至超过药疗。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的训诫;药王孙思邈也在《备急千金方》中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苛,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此后的历代古籍医著,也常可见到以此基调展开的食疗论述,对于病后食疗弊端的言论则难得一见。正由于此,当时我看到开篇提到那段话时,竟和同道感慨“简直是俱视独见,千古一人”。
, http://www.100md.com
由于食疗自古被医家推崇备至,很多并非专业人的大众不自觉地、无知地夸大了食疗的治疗作用,出现了以食代药的错误行为,结果病情加重,延误治疗。这种错误往往出现在一些罹患慢性病,病情复杂,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身上,他们认为“长期食疗比苦药水容易接受,是药三分毒,食疗安全有效多好!”我想,吴鞠通当年也是看到太多患者这种无知的行为,而当头棒喝“病后过分倚重饮食治病,和无病乱吃药一样,是常人之大患”。可见,吴老先生所言并非否定“食疗治病”的作用,而是针对大众的错误行为强调“生病之后的食疗,应该谨慎权衡病情来应用,而不能不分轻重地单纯倚重食疗”。谨慎权衡以应用的根本基础是中医“以物质自然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颇”的理论。由于物质自然偏性有大小之别,所以就内服而言,有“食养、食疗、药疗”的区别,在病后有不同的适宜环节。
其一,疾病初起之时,应首先考虑应用食疗以将疾病治愈在萌芽阶段,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所说“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其二,在病情较重,情况较复杂的时期,应该以其他作用较强的药物、针刺等治疗手段为主,食疗则作为辅助手段。吴鞠通所言“食能养人,不能医病;药能医病,不能养人”所指主要是此时的情况。亦即《太平圣惠方?论服饵》所说:“疗病用药力为首,若在食治,将息得力,大半于药。”
, http://www.100md.com
其三,在疾病后期,以药物为主治疗使疾病趋向康复之后,则又当尽量应用食疗以扶持正气,祛除余邪,最终转向正常食养。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谓“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
其四,对于一些慢性迁延性疾病在缓解期需要维持治疗,或者老幼体衰脾胃弱不堪药力者,特别是不愿意长期喝药者。作为医者应思考应用食疗来保证患者治疗的持续性。即《医学入门?食治门》所言:“不特老人小儿相宜,凡骄养及久病厌药,穷乏无资货药者,俱宜以饮食调治。”
另外,生病之后,人体阴阳偏颇甚,应该比平日更加注意饮食宜忌。即《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所论:“食物有寒有热,犹人脏腑有阴有阳,脏阳而不得性寒之物以为之协,则脏性益阳矣;脏阴而不得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性益阴矣……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此食治所以见重于方书而与药物并传也。”, http://www.100md.com
前几天在一个同道家里,在一残本《名医论语》中看到转引清代名医吴鞠通的一段话:食能养人,不能医病;药能医病,不能养人。无病而服药,有病而倚食,此人之大患也。
食治,历来是被中医所重视推崇的,其地位至重,甚至超过药疗。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的训诫;药王孙思邈也在《备急千金方》中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苛,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此后的历代古籍医著,也常可见到以此基调展开的食疗论述,对于病后食疗弊端的言论则难得一见。正由于此,当时我看到开篇提到那段话时,竟和同道感慨“简直是俱视独见,千古一人”。
, http://www.100md.com
由于食疗自古被医家推崇备至,很多并非专业人的大众不自觉地、无知地夸大了食疗的治疗作用,出现了以食代药的错误行为,结果病情加重,延误治疗。这种错误往往出现在一些罹患慢性病,病情复杂,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身上,他们认为“长期食疗比苦药水容易接受,是药三分毒,食疗安全有效多好!”我想,吴鞠通当年也是看到太多患者这种无知的行为,而当头棒喝“病后过分倚重饮食治病,和无病乱吃药一样,是常人之大患”。可见,吴老先生所言并非否定“食疗治病”的作用,而是针对大众的错误行为强调“生病之后的食疗,应该谨慎权衡病情来应用,而不能不分轻重地单纯倚重食疗”。谨慎权衡以应用的根本基础是中医“以物质自然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颇”的理论。由于物质自然偏性有大小之别,所以就内服而言,有“食养、食疗、药疗”的区别,在病后有不同的适宜环节。
其一,疾病初起之时,应首先考虑应用食疗以将疾病治愈在萌芽阶段,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所说“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其二,在病情较重,情况较复杂的时期,应该以其他作用较强的药物、针刺等治疗手段为主,食疗则作为辅助手段。吴鞠通所言“食能养人,不能医病;药能医病,不能养人”所指主要是此时的情况。亦即《太平圣惠方?论服饵》所说:“疗病用药力为首,若在食治,将息得力,大半于药。”
, http://www.100md.com
其三,在疾病后期,以药物为主治疗使疾病趋向康复之后,则又当尽量应用食疗以扶持正气,祛除余邪,最终转向正常食养。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谓“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
其四,对于一些慢性迁延性疾病在缓解期需要维持治疗,或者老幼体衰脾胃弱不堪药力者,特别是不愿意长期喝药者。作为医者应思考应用食疗来保证患者治疗的持续性。即《医学入门?食治门》所言:“不特老人小儿相宜,凡骄养及久病厌药,穷乏无资货药者,俱宜以饮食调治。”
另外,生病之后,人体阴阳偏颇甚,应该比平日更加注意饮食宜忌。即《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所论:“食物有寒有热,犹人脏腑有阴有阳,脏阳而不得性寒之物以为之协,则脏性益阳矣;脏阴而不得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性益阴矣……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此食治所以见重于方书而与药物并传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