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112851
腹、盆腔肿瘤术后腹膜后纤维化引起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梁 清 吴天麟 张 明 徐丹枫 朱有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18KB,2页)。

     [摘要]目的 讨论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分析近4年来收治的腹、盆腔肿瘤术后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尿路梗阻13例,其中单纯留置双J管内支架引流2例,手术治疗11例,术式包括输尿管松解、再植、皮肤造口及肾切除等。 结果 随访6~36个月,术后腰痛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消失者8例,较前减轻者4例,肾积水或肾功能均有改善或恢复。 结论 临床医师应对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所了解,依靠病史及B超、逆行插管等辅助手段尽早诊治,避免尿路梗阻加重造成肾功损害等严重后果。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尿路梗阻;肿瘤切除术;腹、盆腔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主要侵犯腹膜后结缔组织的疾病,系腹膜后结缔组织发生广泛纤维化后压迫血管、神经、胃肠道和输尿管等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腹、盆腔肿瘤术中操作,术后肿瘤复发,介入治疗及放疗是导致继发性RPF的病因之一,而以RPF致输尿管周围发生纤维化粘连,包绕压迫上尿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但腹膜后纤维化致尿路梗阻是泌尿科的少见疾病,临床医师往往在发病前未能提高警惕而造成肾功损害等严重后果,使治疗过程复杂化,既增加了治疗难度且加重了患者痛苦,致其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综合近3年来收治的继发于腹、盆腔肿瘤术后RPF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系手术后半年至5年,平均2.8年;年龄25~53岁,平均41岁。直肠癌术后7例(Miles术后5例、Dixon术后2例),结肠癌1例,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宫颈癌1例,习惯性便秘1例;其中有放疗史5例。该13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者12例(左侧3例、右侧2例、双侧7例),血尿1例,伴少尿、无尿、纳差乏力5例(达尿毒症期者2例)。B超检查双肾积水7例,单侧积水6例,其中伴单侧肾脏萎缩2例;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双肾积水7例,单侧积水3例,一侧积水对侧不显影3例;逆行插管双侧失败4例,单侧失败7例(左侧3例,右侧4例),造影显示输尿管狭窄段多位于中下段,输尿管呈狭长、僵硬改变,并向椎体移位。8例行CT检查,3例同时行MRI检查均显示腹、盆腔条索状影或软组织影。

    1.2 治疗方法

    单纯留置双J管内支架引流2例;手术治疗11例中单纯松解1例、行松解后输尿管再植3例(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1例)、输尿管皮肤造口4例、肾切除3例(其中1例对侧行松解后输尿管再植),其中4例放疗术后者狭窄段较长,仅可行造口术,3例再植系妇科手术后下段狭窄患者。

    2 结果

    术中发现腹膜后呈板块样改变,质块坚硬固定,不易解剖,输尿管壁被纤维鞘包裹,蠕动差。术后腰痛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消失者8例,较前减轻者4例,肾积水或肾功能均有改善或恢复,1例宫颈癌晚期患者因原发病死亡。术后病理报告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症细胞浸润。证实有肿瘤复发转移者6例。

     3 讨论

    3.1 病因及病理

    RPF是纤维组织围绕大血管与输尿管在腹膜后大量增生的一种疾病。病理学改变为一种纤维脂肪组织炎症反应,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同时伴有多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在某些部位纤维组织内有特别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并出现玻璃样变及很少细胞成分,时有硬化性脂肪肉芽肿表现[1] 。临床少见,分为原发、继发两大类。原发性即特发性,可能与自体免疫反应引起的大血管病变有关,占68.7%;继发性约为1.3,与某些药物、炎症、外伤、放射性物质和肿瘤等因素有关。Ormond[2] 归纳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原因为外伤、炎症、尿外渗、恶性肿瘤、药物、Weber Christian病等。RPF的病因国内报道以恶性肿瘤居首,其中胃肠道肿瘤占38%,国外报道以药物引起为主,结核、梅毒、各种霉菌感染等特异性感染及憩室炎、阑尾炎等非特异性感染均可引起RPF。其病变范围一般自双侧肾动脉向下至盆腔,以纤维化增生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胃肠道、输尿管等产生多系统的压迫和梗阻症状[3] 。而输尿管为最常见的受压迫结构,可能是由于其管壁薄对压迫的抵抗力差有关。正常情况下输尿管是靠蠕动波输送尿液,蠕动波自上而下的传送需靠纵、环两层平滑肌的协调收缩完成,增生的纤维组织肿块如鞘状包绕输尿管形成板块状,限制了输尿管蠕动,同时由于纤维组织及炎症细胞浸润累及输尿管,使输尿管壁产生炎症反应,致输尿管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引起输尿管梗阻性改变,出现肾积水。

    3.2 临床表现

    腹、盆腔肿瘤术后腹膜后纤维化致尿路梗阻病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尤其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且多易为原发病掩盖,所以极易忽视和误诊,多在就诊时肾脏已出现重度积水甚至丧失功能。当本病致输尿管受压引起尿路梗阻可出现腰部胀痛,严重时出现少尿或无尿甚至肾衰,少有肉眼血尿,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尿中有脓细胞。

    3.3 辅助检查

    B超检查提示腹膜后纤维化(包块)的反射波形,可清晰发现输尿管上段扩张和肾积水,故可作为首选筛检手段。X线检查包括IVU及逆行插管造影,IVU不典型,多显示肾积水表现或显影不良至不显影,而逆行插管造影价值则更优于前者。逆行插管造影可以显 示其尿路梗阻、肾积水缘于输尿管受压、僵硬及正常蠕动的消失,而非管腔阻塞的特异性征象,即:(1)不同程度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及输尿管扭曲,通常为双侧;(2)外来输尿管压迫征象;(3)上段扩张的输尿管逐渐向下锐性变窄,受压输尿管变细、拉长、僵硬而向内侧移位[4] 。CT表现可呈弥漫性或肿块性,多为少许或杂乱细条索状影和(或)扁平对称或不对称软组织影,增强扫描者多有轻度均匀的强化,因腹膜后纤维化的病理进程不一,使CT平扫反应密度不一,因病理上渗出组织液则多呈低密度改变;细胞成分和胶原玻璃样变形成不同,CT可呈不均匀密度;或成无细胞玻变纤维组织,CT密度接近于肌肉密度[5] 。因腹膜后纤维化典型病变常见于4、5腰椎前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血管周围腹膜后,也可累及腹膜后、腹膜腔的多器官部位,可位于中线、也可为非对称性,可为界限清楚的肿块或呈弥漫性,故对腹、盆腔肿瘤术后CT示前述部位出现条索影或界限清楚扁平状软组织影者,均应考虑术后纤维化,但应注意与肿瘤复发相鉴别,尤其纤维化为局部不规则状肿块,增强扫描复发多可显示肿块环状强化这一特征表现[6] 。

    MRI对此病诊断帮助极大,其T 1 加权像上见腹膜后肿块呈低于肌肉信号强度,T 2 加权像上病变信号大部分增强不显著,内部可见小点片状高信号强度灶,代表未成熟的纤维化组织内渗出和细胞区。

    因此就影像学检查来说,X线检查仅可发现病变的间接征象,CT、MRI对病变的定位有相同作用,MRI可确定组织的纤维化性质,对诊断帮助大,可作为首选检查[7] 。有文献指出B超和IVU对RPF引起的肾积水及输尿管病变的阳性率分别达86%和69%左右,逆行插管对输尿管中下段梗阻的阳性率为84%,而CT及MRI对RPF的板块样改变检出率显然更有临床价值[3] 。

    3.4 经验教训

    本组13例患者均系腹、盆腔肿瘤术后发生RPF,故笔者认为肿瘤自身、术中操作、牵拉、损伤腹膜、血外渗、术后积血等均可造成RPF;本组有放疗史4例,故放射性物质致纤维化应予以重视。对于输尿管(非结石性)梗阻,尤其有妇科疾患、腹、盆腔肿瘤手术史且术中操作范围较大,牵拉、损伤腹膜、血外渗、术后积血以及术后行放疗、介入治疗者要考虑到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

    RPF致尿路梗阻不同于肿瘤复发转移,正确的诊治非常重要,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腔内技术的发展及双J管的临床应用为尿路梗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8~10] 。本组13例患者插管失败15侧,成功率仅为42.3%(11.26),笔者发现RPF的早、中期插管多很顺利,仅在纤维化较严重且梗阻在输尿管下段时插管相对困难,但即使插管困难,亦可为明确梗阻部位提供参考依据。本组病例多发现较晚,故插管失败率较高。

    对于此病,临床医生应予以提高警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首先应做好预防:(1)去除诱因。术中尽量减少腹膜后大范围操作,尤其盆腔妇科手术,对术前不能确定输尿管与瘤体界限者,建议提前置入双J管作为标志,避免术中输尿管损伤、渗漏,减少RPF的诱因;凡药物引起者,停止用药。(2)对于腹部、盆腔需大面积放疗患者,择时置入输尿管双J管对减少PRF致尿路梗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起到一定帮助。(3)对于已经发生尿路梗阻或肿瘤复发转移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实施有效的尿路引流以缓解肾功损害,轻度早期患者可行输尿管支架引流,置管困难者根据具体情况行输尿管再植、皮肤造口,经皮肾造口等。

    [参考文献]

    [1]江鱼.腹膜后纤维化[A].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94.

    [2]ORMOND J K.Bilateral ureteral obustruction due to envelopment and compressionby an inflammatory retroperitoneal process[J].J Urol,1948,59:1072.1078.

    [3]徐阿祥,许勇,王晓雄.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尿路梗阻[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203.

    [4]王林辉,颜克钧,孙颖浩,等.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10):589.591.

    [5]杨广夫,王亚蓉,王欣璐,等.腹膜后纤维化的CT、MRI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7):386.388.

    [6]许乙凯,刘杏元,张嘉莉,等.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纤维化的CT诊断[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7):439.

    [7]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0.442.

    [8]杜广辉,杨为民,庄乾元,等.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2):92.94.

    [9]吴开俊,李逊,单炽昌,等.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10):612.614.

    [10]胡向农,姚茂银,张忠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8例报告[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1,20(2):125.126.

    [作者简介] 梁清(1970-),男,江苏徐州人,主治医师。

    (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徐州 221009;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