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112844
乳腺积乳囊肿1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武立刚
第1页

    参见附件(204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积乳囊肿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2例乳腺积乳囊肿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乳房肿块就诊,术前确诊率较低,均经手术切除。 结论 乳腺积乳囊肿是生育后妇女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疾病,详尽地了解病史和确切的辅助检查,将有助于提高确诊率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乳腺积乳囊肿;乳汁潴留;乳房肿块

    乳腺积乳囊肿(乳汁潴留样囊肿)是生育后妇女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作者收集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积乳囊肿12例,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非哺乳期生育后妇女,年龄25~47岁,平均34.5岁,平均生育年龄24岁。生育1胎者11例、2胎者1例。病程从哺乳期后2个月至17年,其中哺乳期后2~12个月发病者4例,1~5年者6例,5年以上者2例(7年、17年各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以乳房肿块就诊。其中肿块位于乳房外上限者8例、内上象限者3例、外下象限者1例;大部分肿块直径为1.5~3.5cm,最大者约5cm×4.5cm×3cm,最小者为1cm×1cm×0.5cm。2例伴有局部隐痛及压痛,但均无局部皮肤红、肿、酒窝征、桔皮样外观及畏寒发热等表现。血常规检查血象均在正常范围。本组病例均无乳头溢液及患侧腋下、锁骨上淋巴 结肿大。

    1.3 术前诊断

    本组诊断为乳腺纤维瘤4例,乳房包块性质待查3例,乳癌2例,积乳囊肿3例。

    1.4 治疗

    本组病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行肿块局部切除者7例,行乳房区段切除者5例,标本均于术中或术后送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积乳囊肿。

    2 讨论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乳腺积乳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其病因被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原发性乳腺结构发育不良、畸形,或因外伤或曾行乳腺手术使正常腺体结构遭到破坏,致使部分腺叶导管被脱落的上皮细胞或分泌物堵塞,在哺乳期间,乳汁不能完全排出而积聚成为囊肿。(2)哺乳习惯不良,如哺乳不及时或乳汁不能被完全吸空,造成乳汁潴留。(3)有人认为本病多在炎症基础上引起乳腺导管梗阻,梗阻部位常发生于乳管的壶腹部,继而导致乳汁潴留,腺泡彼此融合而形成囊肿。(4)乳房寄生虫病的存在,也可能导致乳腺导管的堵塞。本组病例中3例病理检查提示为乳腺结构发育不良伴积乳囊肿,3例曾在生育前有乳腺纤维瘤手术病史,2例产后未坚持母乳喂养,时断时续。

    囊肿可见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但由于乳腺边缘的乳导管较细,距中央导管较远,易发生阻塞,故大多数积乳囊肿位于乳腺边缘区[1] 。查体所见: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继发感染时,可见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若囊肿仅累及单个导管,则为孤立性潴留囊肿,切面为薄壁单层囊肿;若囊肿累及多个导管则形成蜂窝状潴留囊肿。早期囊肿内容物为淤积的稀薄乳汁,其中有脱落细胞。后期由于囊肿内乳汁水分被吸收致乳汁浓缩,呈黄白色黏稠的乳酪样物或凝乳块状。一般均为无菌性。镜检:囊壁为薄层纤维组织,内衬薄层上皮细胞,时间久者上皮可脱落,囊壁周围的间质中可见多量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囊内容物为无定形物质及吞噬乳汁的巨噬细胞,其中可见泡沫细胞或炎性细胞。囊壁外常可见到扩张小导管和泌乳期乳腺结构[1] 。如果囊肿不经治疗,时间一长,可变成质地致密的乳房结石。有时囊肿还可继发感染,引起灶状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形成。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积乳囊肿系乳管梗阻,乳汁不能排出潴留所致。其特点是:本病发生于哺乳期后,肿块多位于乳晕区以外的乳房边缘区,呈球形或橄榄状,肿块有明显包膜而边界清,光滑而有弹性。肿块伴有疼痛的病人,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肿块可缩小,但不能完全消退。当肿块较小且存在时间久、内容物变得浓稠时,囊壁可失去其原有的弹性感而变得坚实,此时常与纤维腺瘤相混淆;若曾患乳腺炎,囊壁发生砂粒样钙化,肿块可变得更坚实,边界不清楚,此时易与乳癌相混淆。 下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B超检查对乳房肿块之性质(实性、囊性及混合性),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具有肯定的价值。本病一般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透声暗区,边缘清晰、光滑、完整,后壁有回声增强效应,有侧边声影。如在囊内出现乳头状边界不规则的低至中等强回声肿块,需与恶性病变相鉴别。(2)乳腺红外线扫描,可见积乳囊肿为规则、边界清楚的灰影,周围无异形血管[2] 。(3)乳腺钼靶摄片,乳癌的肿块影可显示周边呈毛刺状,边界不整齐,钙斑密度常集中在中央区;而积乳囊肿的肿块影,显示周边较整齐,钙斑密度在周边也较中央区为高。肿块周围由于脂肪组织的挤压均有一细窄的透明晕,而纤维腺瘤周围包绕的脂肪透明晕比积乳囊肿更清楚,积乳囊肿的密度较纤维腺瘤为高。乳腺增生病可表现为病变区一局限性致密阴影,无明确界限,常见于外上象限,病变亦可广泛弥散于乳腺中。(4)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抽出乳汁样液体或黄白色黏稠乳酪样物,涂片镜检为脂性蛋白物质及脱落上皮细胞,培养多无细菌生长,可与乳腺单纯囊肿相鉴别。(5)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指导下一步的手术方案。

    2.3 治疗与预后

    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肿块完整切除。本组病例均行肿块完整切除或所在区段乳腺组织切除,术后无一例复发。若通过B超或穿刺抽吸能明确诊断,可尝试穿刺抽吸治疗,以减小副损伤;若手术治疗,单纯行肿块完整切除即可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文献]

    [1]左文进,徐忠法.现代乳腺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7.

    [2]房献平,陈显玉.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6):356.358.

    [作者简介] 武立刚(1972-),男,山东泰安人,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