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039280
三级医院涉足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几点做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宋 岩
第1页

    参见附件(151KB,2页)。

     [摘要]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作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三级医院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问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于2003年兼并了一所区属二级医院,同时接管了该院原有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们发挥三级医院在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重新布局、人员调整、质量监管、建立规章制度等,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扩大了服务项目、增加了群众的信任度,为社区居民构筑双向转诊的平台,疏通诊疗绿色通道,为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1 资料来源

    资料与数据来源于2004年1月~12月我院经济管理科财务收支报表、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租赁契约及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日志。

     2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省级示范站1个、市级标准站4个、普通站7个。其中2个无营业执照,2个由私人承包。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房难觅、租金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全部是承租房,除新建的省级示范站外,其他站点房屋建筑年代久远,面积窄小,设施陈旧简陋,家具和设备破损严重,布局不合理。在居民居住密集区的房源少、房价贵,有的站点为减少开支而租用简易房,甚至没有卫生设施,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昂贵的房租使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堪重负,且租金以每年10%~20%幅度上长,房屋租金支出仅次于人员工资支出,占站点总支出的第二位,有的房屋租金超过其业务收入。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情况见表1。

    表1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情况(略)

    (2)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发展乏力。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低、知识陈旧、诊疗手段落后的问题。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人员多为原二级医院施行人事制度改革后分流转岗人员,平均年龄48岁,且均为女性;医生年龄都在50岁以上,其中2位返聘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同时,站点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职责不明,药品、财务、物管、后勤等工作,无所不及。除了正常门诊以外,还要忙于各种烦杂的事务性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和拓展其他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成为停留在嘴上、体现在纸上的形式。(3)自身补偿能力弱,资金严重短缺,形成以药养站局面,多数站点经营亏损,面临生存危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存在,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上是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实体,其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自身的业务收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收入中95%以上为药品收入,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医院第二门诊部和免税药店[1]。为了增加收入,社区站点普遍存在以公费名义换购自费药品、营养滋补品、保健用品等违规现象。社区卫生服务站支出情况见表2。(4)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窄,绝大多数人不能从中获益,无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低水平、广覆盖的目标。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者绝大多数是享受公费医疗人员,而其中看病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取药。基本医疗保险未能进入社区卫生医疗范围,使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涌向大医院。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仍缺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这部分人群约占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人群的18%。他们看病基本靠自费,所以小病拖成大病,重病得不到救治。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人群及其费用构成见表3。

    表2 社区卫生服务站支出占收入情况分析(略)

    表 3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人群及其费用构成(略)

     3 几点做法

    (1)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医院成立了综合办公室,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行政、医疗、护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财务、设备、后勤、院内感染、预防保健等职能部门则将相关内容纳入职能管理范畴,由专人负责社区医疗站点的工作。(2)调整站点布局,抓大放小,集中力量建设标准站。我们与2个私人承包的站点解除了合同,撤销了2个无照经营的站点,将面积小、条件差的小站点并入标准站,对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对调整后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新装修,统一标识、统一布局、统一服装。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及办公家具,更新了计算机和打印机,使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硬件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竞聘上岗,全成本核算,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站长对站点工作实施全面管理。 (3)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我们把药品管理、票据和现金管理、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弃物处理作为整改的重点。职能部门下站点帮助指导,制定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所有药品一律由医院药品库房统一采购、配发,按计划请领,派专人下送,药剂科定期对站点药品进行盘点清理,核对效期,保证药品质量。修订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金、帐目管理分人负责制。取消手工发票,使用统一的具有明细收费项目的电脑打印发票,派专人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调整,有效地减少了管理上的漏洞。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无菌医疗用品由医院消毒供应室统一配发,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程序、毁形手续严格按规定执行,建立登记制度,医院派专人负责定期回收。护理部、院内感染科经常下社区督促检查。(4)发挥三级医院优势,加强技术支援。医院安排社区站点人员参加院内外继续教育活动,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提高业务能力[2];将下社区站点服务作为必备内容,纳入医生职称晋升考核,由医务处按计划安排相关临床医生到社区站点工作;根据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各专科医生定期下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预防保健科负责定期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布置了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橱窗,定期更换内容,并开办科普讲座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5)实行双向转诊,拓展服务范围。医院各病区都备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联系卡片,便于为出院患者就近安排后续治疗。社区卫生人员经过培训,接收骨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出院病人的康复治疗;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浅静脉中心置管的冲洗、换膜等。社区卫生服务站可直接为患者开出和预约院内的各种检查、化验,还根据病情,推荐和预约专科、专家门诊。(6)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收入所占比例高的状况,医院出资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购置小型医疗设备,鼓励他们根据社区服务的特点,积极开展群众需要的收费低、见效快的治疗项目,如推拿、针灸、牵引、理疗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存瑞,陈金华,彭晓明,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5:290291.

    [2]李伟民,姜润生,祁秉先,等.我国城市卫生服务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及其研究概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78.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