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8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72154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状况和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潘丽萍
第1页

    参见附件(1758KB,3页)。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流行病学;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R9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62(2008)05-0370-0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许多放线菌属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1951年该类的第一个药物红霉素应用于临床,以后相继已有20余种药物问世。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革兰阳性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和非典型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广谱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和无过敏反应,另外尚有抗菌以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虫和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等诸多作用,因而临床一直将其作为一线用药和联合治疗药物之一,由此亦造成抗生素的附加损害。美国于1967年首先报道了耐红霉素的肺炎链球菌,随后发现耐药菌株在逐年增多,近年来尤其突出。笔者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流行现状及其产生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提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