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2)
第1页 |
参见附件(1645KB,3页)。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治疗组在用罗格列酮6个月后,TG、TC、LDL-C开始下降,HDL-C升高,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TG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TC、HDL-C、LDL-C的改变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PPARγ激动剂通过促进脂肪酸储存的基因表达,抑制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释放的基因表达,在脂肪细胞分化的全过程起重要作用。TZDs通过PPARγ的作用使脂肪组织脂蛋白脂酶(LPL)表达增加,加速TG分解,减少血清中TG水平[2]
下肢动脉硬化为T2DM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3]报道,周围动脉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人群患病率为12%~14%,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20%,而在糖尿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5倍,女性则高达3.5~4.5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早期下肢动脉硬化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体征,而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疾病时,发病年龄更低,体质量指数更高,神经病变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多,伴随的下肢功能障碍更明显,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T2DM患者予罗格列酮治疗后能使下肢动脉IMT变薄,斑块数目及不稳定性斑块均明显减少,从而抑制AS斑块的形成和稳定AS斑块。有研究表明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来抑制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MCP-1)的表达,抑制干扰素-γ(INF-γ)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及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从而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同时抑制了体内多种化学诱导剂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SMCs)的增殖和移行,下调丝裂原激活蛋白质激酶(MAPK)的激活,从而减少早期斑块的形成。通过抑制VSMCs增殖,增加单核细胞凋亡,抑制AS斑块中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稳定AS斑块。本研究未能发现罗格列酮对稳定性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治疗时间较短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加用罗格列酮,并维持较长时间,不仅可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下肢AS的进展,从而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禧星,潘长玉,李光伟,等.磺酰脲类药物合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26-129.
[2]Panunti B,Kunhiraman B,Fonseca V,et al.The impact of antidiabetic therap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urr Atheroscler Rep,2005,7:50-57.
[3]Dolan N C,Liu K,Clique M H,et al.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diabetes and reduced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ing [J].Diabetes Care,2002,25:113-120.
[收稿日期]2009-02-1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