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356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第2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本病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在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88-02
, http://www.100md.com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常见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中晚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交感神经的过度活化在心肌重塑中起着关键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在抑制心肌重塑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临床观察应用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平均65.4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0例, 扩张型心肌病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64.8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2例, 扩张型心肌病5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两组研究对象资料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方法

    1.2.1 治疗前检查

    两组入院服药前需要检查肝肾功能、血离子、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2.2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治疗期间进行随机回访,8例出现明显咳嗽,减量后2 例咳嗽减轻,2例不能坚持服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定标准:在口服药物治疗4个月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显效:患者CHF主要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且电解质正常,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无效: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心功能改善<1级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 百拇医药
    1.3.2药物不良反应:从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开始时至治疗后4个月,随访观察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方法

    观察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经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经治疗后,显效19例, 有效1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 %。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指标情况比较见表2,由此可见,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ACEI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尤其是Ⅱ、Ⅲ级心功能改善明显,分别达到94.3%和92.1%,对照组治疗后达到74.3%和7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2.3药物不良反应

    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共出现心率过缓3例,头晕头痛4例,低钾血症2例;观察组共出现心率过缓1例,头晕头痛3例,低钾血症1例,干咳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ACE活性的同时又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血管收缩[3]。目前临床研究分析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起到降压的作用外,还可以用于预防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复发[4],从而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本临床研究表明,与常规用药相比,ACEI 降压作用更加明显,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尤其是Ⅱ、Ⅲ级心功能改善明显,分别达到94.3%和92.1%。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负性的肌力药物,所以建议在治疗过程中从低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增加,给心脏足够的适应时间[5]。
, 百拇医药
    综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更优。虽然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与常规用药相比并不增加严重性。所以长期应用ACEI不但能够明显缓解症状,而且更大程度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国裕,谢治华.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7(33):131-132.

    [2]赵国成.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2): 361-362.

    [3]周耕爱.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J]. 吉林医学, 2013, 34(27): 5663-5663.

    [4]麻尔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3, 32(29): 8-10.

    [5]陈赛勇.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1, 32(9): 1671-1672., 百拇医药(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