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4
编号:13735008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儿科护患纠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健康之路》 20134
     摘要:儿科护理工作以小儿及其家长为中心,面对的是无法表述自己病痛,不配合护理操作的患儿和因知识缺乏万分焦急的家长,现在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有加,经常一位患儿身边有多位亲属,他们对护理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儿科是医院护患纠纷的多发区,甚至有家长殴打护理人。

    关键词:婴幼儿静脉穿刺加强沟通减少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65-02

    目前,婴幼儿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采血检查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儿科病人多为急症入院,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能否一针穿刺成功是家长判断护士技术高低最直接的标准,多数护患纠纷就是由于静脉穿刺失败,进行反复穿刺引起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

    资料:选择2012年全年,我院收住院的约2680名患儿及夜间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0050名患儿,共发生4起与护理人员发生推搡殴打纠纷均是因为静脉穿刺失败引起的。

    1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1.1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充盈度差,穿刺时常回血缓慢或无回血,误认为穿刺未成功拔出针头。

    1.2患儿肥胖,因皮下脂肪组织厚,四肢静脉看不清,在静脉充盈情况下表面也摸不清静脉的走向,影响操作判断。

    1.3住院时间长、复诊穿刺次数多、针孔出现硬结阻滞或血液外渗等,造成血管破坏。

    1.4护士心理素质不佳,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有些护士一旦遇到肥胖、危重患儿或家长不合作时,会产生紧张胆怯的心理,影响穿刺。

    1.5光线不足,操作台高低不合适,旁边没有人配合。

    1.6操作者技术不熟练,部位选择不当,手法固定不灵巧等。

    2护理对策

    2.1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静脉穿刺是一个既要求有技术含量又需要患者配合的互动过程。首先,操作前护士要先接近患儿,并提供视觉刺激,尽快建立其信任感,操作中更要倍加关爱,提供新颖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操作后及时给患儿抚摸和哄逗,解除恐惧和焦虑。

    2.2培养良好的整体素质,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在输液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尽量做到合理使用血管,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赖。

    3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

    3.1婴幼儿由于其易动的特点,应避免在骨隆突出、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按常规新生儿至三岁以内的小儿选头皮静脉穿刺,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血管丰富,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常用头皮静脉穿刺的部位,滑车上静脉在颅冠状缝处起于静脉网,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较直,不滑动,易固定,小儿头皮较薄,故暴露较明显。颞浅静脉起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与同名动脉伴行,可摸到颞浅动脉搏动,静脉常在该动脉前方,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是头皮静脉输液的最佳部位。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与乳突导血管相连,此静脉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显露清楚。此外,正中静脉,额浅静脉,小儿头皮骨缝静脉,也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其特点是显露表皮,清楚,好固定,穿刺成功成功率高,也便于护理和照看,对看不清的血管,可根据生理解剖部位和临床经验操作,用指尖顺静脉方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度,然后进行穿刺。小儿头皮上有许多静脉分支,十分细小,纤细如丝,这是小静脉血管的侧面部分投到皮肤表面的影子,它具有一定的腔径,用4、5号头皮针穿刺也会成功。选定血管后,左手紧绷患儿头部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头皮针柄进行穿刺,进针角度宜小,当针头穿刺血管后,有轻微的落空感或针头阻力突然消失却无回血时,勿急于退针,先检查针头是否阻塞,在调节针头的角度,往往无回血时,勿急于退针,先检查针头是否阻塞,再调节针头的角度,往往会回血。

    3.2三岁以上患儿头皮静脉不显露,可选用四肢静脉。对有穿刺难度的浅静脉,穿刺前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用手轻轻触探,待观察不清的血管充分暴露,静脉穿刺时放慢穿刺速度,将会提高穿刺成功率。定位于非常规部位静脉(内踝或肘窝静脉),在穿刺时通常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度,并用指甲轻压留痕做一记号,在记号处刺穿。刺穿难度大,好动和输液时间较长的患儿,可征求家长意见,采用静脉留置针。

    4妥盖固定

    头皮静脉穿刺尽量选择不剃头的部位,如需剃头,剃出面积应易于固定,避免胶布粘上头发,影响牢固度和拔针时拔出头发引起疼痛。在穿刺正常回血后,应强调针头的固定处理。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其它手指及手掌仍不离开患儿头部,右手取带垫的胶贴固定针眼,第二条选布胶布固定针柄,这时,左手拇指可松开协助,第三条胶布交叉固定针柄,第四条胶布将反折的针头管固定,必要时第五条胶布将输液管固定在穿刺侧的耳后或衣领上,如果头皮穿刺选用了留置针,可选用外科头套套住固定便于家长看护,并嘱咐家长以喂奶姿势从穿刺部位对侧抱住小儿,将小儿的一手抱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小儿扯掉输液针头,对四肢静脉可用小夹板或小针盒固定,但松紧要适度,防止太紧影响血液循环,太松无作用,同时要加强巡视,指导家长协助看护,防止液体外渗,保证输液顺利。

    5点滴不畅(排除针头移位、扭曲)

    可采用以下方法:

    5.1抬高输液瓶,增加压力。

    5.2反转针柄,将针头针斜面向下。

    5.3调节头皮针的角度,如下垫棉球。

    5.4挤压头皮针软管有回血后,用一手反折滴管上端,一手挤压滴管冲击头皮针。

    6光线的强弱、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

    明亮的自然光线最佳,在光线差的房间,可借助60W日光灯,至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部位40-50CM,操作者的手及身体不要挡住注射部位的光线。

    7穿刺过程中保证患儿舒适

    固定时用力要适度,注意保温,防止受凉,新生儿最好在辐射台上进行操作。

    因此,扩大与患儿及家长患沟通领域,重视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特点,关注小儿家庭成员的感受和服务需要,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服务,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亲切和关注,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减少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王霞.婴幼儿静脉输液中常见难题及护理对策.中国当代医学杂志.2009年2月第8卷第四期

    [2]陆雪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中国临床医药学与卫生学, 百拇医药(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