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5
编号:13687074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谭昌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临床分布规律,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新生儿病区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12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分离出病原菌21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87株(88.2%),革兰氏阴性杆菌24株(11.3%),真菌1株(0.5%)。在分离到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居多(71/187,38%)。在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11/24,45.8%)。

    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次之,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关键词:新生儿 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11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76-01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1]。是新生儿期常见而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同时,由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病原菌分布广,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分析了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2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分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21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临床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健康之路》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