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8
编号:13669514
加味逍遥散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乙肝(肝郁气滞)10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杨天明 杨胜才 黄代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加味逍遥散加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肝郁气滞型)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乙肝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药和途径。方法:将慢性乙肝(肝郁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中药加常规治疗组50例。比较慢性乙肝(肝郁气滞型)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及DNA指数、疗程长短情况以及心理变化。结果:显效:70%。有效:23%。无效:7%。结论:中药加味逍遥散加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肝郁气滞型)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患者容易接受,能明显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HBsAg感染及心理变化严重程度及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加味逍遥散心理干预慢性乙肝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010【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1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纳入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标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排除病例标准:①胆源性胁痛及腹胀。②十二指肠球后溃疡。③中医辩证属湿热縕结。

    1.1.2研究对象。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且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型)患者100例,患者系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毕节地区中医院内科的住院及门诊病人。

    1.1.3试验设计,试验分组。常规治疗组50例、中药加常规治疗组50例。

    1.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分析、变量类分析。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诊断与辩证标准:诊断: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标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两胁胀痛,甚至连及胸肩背,切情志激惹则痛甚,胸闷,纳差,善太息,得嗳气稍舒,大便不调,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抑郁焦虑,连续三月甚至半年,排除精神方面及胃肠道方面疾病以外的疾病。

    (2)抑郁的表现:自伤或自杀观念,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欲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焦虑表现为:担忧、紧张、烦燥、害怕、惊恐,可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其他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汗出、心悸、气短、胸闷等。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饱胀、腹胀或胸闷。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胁痛、腹胀、黄疸)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情况:A、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HBsAg阳性);B、DNA病毒指数大于10以上。

    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肝着的辨证依据:两胁胀痛,甚至连及胸肩背,切情志激惹则痛甚,胸闷,纳差,善太息,得嗳气稍舒,大便不调,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1.3给药方法。加味逍遥散:柴胡10g、白芍20g、当归10g、茯苓15g、苡仁30g、薄荷10g炒莱服子20g、元胡15g、瓜蒌壳10g、郁金10g。

    治疗组:①加味逍遥散加心理疏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