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9
编号:13664913
钩端螺旋体病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健康之路》 20149
     摘要:钩端螺旋体病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而且由于该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从而极大的危害了人与家畜的健康[1]。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众多的省、市等地都存在着钩端螺旋体病,分布范围及其广泛[2]。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对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现、分布状况、疫苗研究以及流行特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述,从而更好的为预防以及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提供指导依据,减少人兽患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疫苗研究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43【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32-01

    钩端螺旋体病主要是由于血清类型不同导致出现致病性钩体而引发的一种疾病[3],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目前世界各种人畜共患病中流行最广的一种。而一旦人群发现钩端螺旋体病就会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疾病[4],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球结膜出血以及腓肠肌出现明显疼痛等,从而导致体内的众多器官出现毁坏、衰竭,最终导致患病者死亡[5]。而且由于该病的宿主动物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广泛,所以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威胁,此外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众多省、市都存在着该病,可以看出钩端螺旋体病已经成为了我国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病[6]。在本文中,主要对钩端螺旋体病的分布、流行特征以及疫苗研究的进展等情况进行综述,从而为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
, http://www.100md.com
    1钩端螺旋体病的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的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分布在东南季飞区[7],而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东南流行区以及西北流行区两个流行区[8]。而且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疫源地主要分为自然疫源地以及经济疫源地。其中鼠是自然疫源地最主要的传染源,而猪、牛等各种家禽则是经济疫源地的主要传染源[9],但大多地区为混合疫源地,此外钩端螺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情况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各地区流行的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0]。

    2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的流行特征

    2.1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染人群。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以及家禽。而钩端螺旋体病的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粘膜以及损伤的皮肤[11],同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人体出现感染的类型主要分为直接接触感染以及间接接触感染两种[12]。而且人群极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尤其是非疫区的人群进去疫区,但是患病者对于相同血清型的钩体可以产生免疫,但对于其他的血清型钩体的免疫功能较弱,而且免疫时间短,所以患病者仍然会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 百拇医药
    2.2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形式以及流行季节。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既存在着散发,同时也存在着流行,而流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洪水型、稻田型以及雨水型[13],而这种形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各疫源地特征而形成的。如对于单纯的经济疫源地主要的流行形式就是雨水型和洪水型两种,而主要的传染源则是以猪为主的家禽;而对于同时属于自然疫源地以及经济疫源地的流行形式则洪水型、稻田型以及雨水型这三种都有,而主要的传染源则是野生的小型兽等[14]。而对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季节也会因为各地气候的差异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的流行季节有7月、8月、9月、10月以及四季型等五种类型[15]。

    2.3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的流行菌群。根据国际微生物学会对存在的钩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是发现血清型最多的一个国家,主要有18个血清群以及75个血清型[16]。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最主要的流行菌群就是波摩那群和黄疸出血群两种,这两种的菌群流行的面积广且危害极大,是洪水型、稻田型以及雨水型这三种流行形式的主要病原体,而且通过统计发现波摩那群和黄疸出血群这两个菌群在我国所有的菌株中分别占了20.9%和39.9%[17]。波摩那群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同时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也存在该菌群的分布;而黄疸出血群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8]。而且对于一个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区来讲,在洪水型钩端螺旋体病广泛流行时就一定会出现与之想类似钩体的传播。
, 百拇医药
    2.4钩端螺旋体病在性别、年龄以及职业中的分布。根据对所患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男性的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差距较大[19]。如长江流域患病男性比例占67%,女性只占33%;而黄河流域患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布为76%和24%,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性别差异比长江流域更加明显。而且通过对患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发现主要以青壮年为主,比例高达71.17%,而且年龄分布在南北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南方的患病年龄主要15到19岁,而北方则在10到14岁。此外对于职业分布情况根据统计发现发病率最高的为农民,职工以及儿童的发病比例则比较小。

    3钩端螺旋体病的疫苗与预防

    根据调查发现致病性钩体的免疫原性蛋白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它可以诱生出各种来抵抗各种不同血清型钩体,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的效果,近些年来,对于免疫原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对致病性钩体蛋白的研究上。多抗原肽疫苗有很多的优点[20],如抗原提呈作用比较强以及免疫效果良好等。对于钩体免疫学的研究只要是对于外膜表面蛋白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外膜蛋白是钩体重要的一种,同时也是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外膜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疫苗。近年来,对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研究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基因组蛋白等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有效的总结,从而为以后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充足的依据。而人群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菌群却免疫力,所以做好血清学的检测对于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也应该大力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等防止措施的实施,从而更好的对该病进行预防,减少发病率。参考文献, 百拇医药(谢凌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