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3年第2期
编号:12066250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2期
     摘 要 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时所用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词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的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的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的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的分数差异。

    关键词 人格结构,词汇学假设,形容词评定,跨文化比较。

    分类号 B848

    1 前言

    1.1 研究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意义

    人格结构的形成是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在相似的遗传和环境(包括相似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法律制度、行为规范等)下,会塑造出人们相似的人格结构以及相似的行为模式。因此,人格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性造成的。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遗传和文化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和行为模式也必然存在相似的一面和差异的一面。人格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应是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适应各自环境要求的必然结果。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格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①所有文化中人们共有的人格成分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