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3年第3期
编号:12066210
无意识认知的探索(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3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无意识认知的研究历程和特点,其中着重阐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两个领域,并评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在研究历程、特点和理论三方面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无意识认知领域的整合趋势的期待。

    关键词无意识认知,内隐记忆,内隐学习。

    分类号B842.1

    上世纪后20年,无意识认知的研究(如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和内隐社会认知等)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哲学上对无意识的探讨由来已久[1],例如笛卡尔在17世纪就明确涉及内隐记忆的现象;莱布尼兹(1704)在《人类理智新论》中阐述了无意识知觉对行为的影响;法国人Maine de Biran(1804)区分出了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回忆;弗洛伊德(1949)则在其精神分析学中首次系统提出无意识的理论。

    虽然无意识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关于无意识认知的实验研究却只能追溯到艾宾浩斯的重学法对无意识记忆的测量。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意识认知都被抛在一个少有人问津的角落,除了桑代克等人尝试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直到20世纪60年代Warrington和Weiskrantz等人对遗忘症患者进行了内隐记忆研究[2],Reber等人创设人工语法并对内隐学习进行研究[3],无意识认知的系统研究才逐渐拉开序幕,并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研究热点。无意识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到心理学的各分支领域(包括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等),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支持。
, http://www.100md.com
    本文拟对无意识认知中的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领域予以介绍,在此基础上阐明两者的研究背景及其联系。

    1无意识认知的研究历程

    1.1内隐记忆的研究历程

    内隐记忆的提出涉及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将意识纳入对记忆的考虑之中。在实验心理学的早期研究进程中,意识一直被排斥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外。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信息加工观的出现,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关于意识的研究才逐渐开始,这时无意识也不可避免地作为对意识研究的补充纳入到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

    当代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心理学研究领域。首先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复启动或直接启动的现象,即在无需有意识记的前提下,先前所呈现的刺激对后继刺激的辨别具有易化的效应;其次是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症患者在某些记忆任务中能够表现出相对完整的记忆效果,比如动作技能学习以及片断线索回忆。研究者认为这种记忆分离现象昭示了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的一面。
, http://www.100md.com
    启动效应的研究及其技术的日臻成熟,为内隐记忆的输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前提条件,但是它并没有直接导致当代内隐记忆的研究热潮,内隐记忆的发展契机当归因于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

    迄今内隐记忆的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和实验性分离范式下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为例,1991年,杨治良采用自制无意义字串为实验材料,成功地运用信号检测论研究了内隐记忆的特点,揭示出内隐学习的规律[4];1993年,杨治良和叶阁蔚成功地运用信息论研究了在社会认知中人物特征识别范畴内,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内隐学习的选择力、潜力和储存密度3个特征[5]。1994年,杨治良和叶阁蔚在用匹配比较法研究汉字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时,采用了非参数模型提供的指标为考察依据,在以汉字的整体特征为判断依据的间接测验中发现了内隐记忆[6]。最近,Buchner和Wippich探讨了匹配比较法中,直接和间接测验信度的不同对分离的影响[7],对分离实验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另外一大类研究范式是任务分离法和加工分离法。特别是Jacoby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8],它是目前内隐记忆研究中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实验性分离方法,它设计的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使得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在简单的再认任务中得以分离,因此在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同时也涌现出对它的批评和修正。

    例如,有学者对PDP意识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的随机独立性进行了探讨。Joordens等提出冗余模型(redundancy model)[9],认为意识加工总是伴随着与之独立的无意识加工;Gardiner等则认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是相互排除的,而提出排除模型(exclusivity model)[10]。另外,Curran和Hintzman的实验探讨表明,一旦违反随机独立性假设将使得PDP无效[11]。朱滢等区分了排除测验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提出了不抛弃排除测验=0的数据的修正公式,并由此认为记忆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独立的[12]。无疑这方面的争议对于理解加工分离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条件很有帮助。
, http://www.100md.com
    Richardson等对PDP将有意和意识性等价、自动和缺乏意识性等价提出异议,他们对无意加工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将记忆分为有意的意识记忆、无意的意识记忆和无意的无意识记忆,设计了有意测验、伴随测验和对立测验来测量这三种记忆[13]。

    在针对PDP的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上,Buchner等增加了两个猜测变量,将反应偏向的影响从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成分的贡献中分离出来。他们提出的修正模型称为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14]。另一个针对PDP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模型是Yonelinas等提出的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dual-process signal-detection model),该模型采用信号检测论的计算模式,用判别力指标来衡量熟悉性,降低了被试判断标准的变化对PDP中熟悉性指标的影响。

    以上争议足见加工分离程序在方法论上的意义。

    1.2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
, 百拇医药
    1967年,Reber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首次提出内隐学习这个概念,他认为内隐学习是一种不受情境影响的感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试可以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任何复杂信息,但在很大程度上意识不到获得的过程或最终获得的知识。然而在内隐学习概念正式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Reber及其同事始终没有放弃,少有他人问津此类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内隐学习受到广泛重视,国际上涌现出上百篇文章从行为、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内隐学习的各种问题。我国也在这个时期加入了讨论的队伍。例如,张翔和杨治良的实验[15]支持Reber的结果,即在某些情况下外显指导语会导致作业成绩的降低。1993年,杨治良和叶阁蔚采用双维度归类学习法来研究社会认知分类任务中的内隐学习[16]。实验要求被试学会把像片按其组合特征分类。结果发现了内隐学习的独立存在和内隐学习效应,即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的现象。从而发现了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以及高密度贮存的3大特征。近年来,郭秀艳等人还对内隐学习的本质及其与外显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7]。

    目前运用较广泛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有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序列学习(sequence learning)、系统控制任务(complex system control procedure)和非显著协变关系学习法(covariations of nonsalient stimulus features)。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如信号检测论和信息传递法,例如杨治良应用信号检测对内隐学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信号标志进行了内隐学习。被试的反应倾向指标波动甚微,说明被试在内隐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相当稳定。, http://www.100md.com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