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5年第4期
编号:12065254
风险知觉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4期
     摘要风险知觉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以“不确定性”为本质特征。在对心理学领域中关于风险知觉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时期风险知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已往研究在风险值评定和危险源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测量、扩展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险,风险知觉,历史回顾,展望。

    分类号B849:C93

    风险知觉(risk perception)这一术语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保险、哲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由于风险具有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往往很难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心理学领域还没有形成风险知觉研究的成熟的方法学体系以及风险知觉的整合观点。本文以风险知觉的研究历史为主线,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风险知觉的研究历史

    1.1风险研究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关于风险的最早心理学研究始于Cohen等人,他们把“风险情境”限定于交通情境,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步行者在实际交通情境中横穿马路的风险行为的实验研究[1,2]。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主要围绕“风险行为”这一主题开展了测量方法的精确化和效度考证、游戏情景中的风险行为、风险行为和预期的利益—损失之间的关系、风险行为和人格的关系、皮肤电击反应和事故风险之间的关系、小群体决策风险行为的改变、群体成员间的关系等研究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