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0年第2期
编号:12043662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0年第2期
     大玩具等使其发声,用小玩具拍打大玩具发声,弹琴、脚跺地板发声等。除此,儿童还会探索着使物体发生其它变化,如把大玩具推倒。把书页或纸撕开,折卡片等。

    掌控他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意识到自身行为引发他人模仿而产生愉悦感。开始是无意掌控,但发现自己引发他人行为后,会有意做出同样行为以继续引发他人模仿。另一种是通过自身行为有意吸引他人关注,也即主动归属感行为(下文论述)。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掌控自我和掌控外物来实现。所以说。掌控他人是在掌控自我和掌控外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儿童在掌控自我和外物的同时,不是单纯地进行自我愉悦,而是注视着教师对其行为的反应,希望通过自身行为表现或创造的外界变化唤起教师的关注并给予反馈。

    ②归属感事件中行为

    在主动归属感和被动归属感事件中,儿童获得归属感的方式是不同的。主动归属感行为也是掌控他人的一种情况,儿童会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或语言等去直接或间接寻求对教师的归属(如表3)。在直接寻求中,儿童对教师的“行为亲近”表现为①身体动作上与教师接近,如拥抱或伸手寻求拥抱,拉手,拽衣服,依偎,轻拍等;②面部表情上凝视教师,对教师微笑等。“情感依恋”一般表现为儿童通过哭引起教师的关注和抚慰,或表达对教师的不舍。“言语亲近”包括用“啊…咿…呀…”等声音或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教师的友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