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39999
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陈丽 邹泓 刘艳


第1页
第6页

    参见附件(4155KB,7页)。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它与社會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自我提升是个体倾向于做出积极自我评价的自我动机,早期的研究把它看作是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的现象,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关注到自我提升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内容及形式上的差异性,具有代表性的是Markus和Kitayama的“文化自我观”和Sedikides等人的“内容差异观”两种观点。目前涉及中国人自我提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中国人自我提升的特点如何仍有待探讨。此外,以往研究大多以成人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而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在这一阶段不断建构和完善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自我提升的发展变化可能具有其独特性。因此,本研究将考察我国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为自我提升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55KB,7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