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3485
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4)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
     在自由回忆任务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球形假设不成立(Mauchly’s w=0.709,p=0.038)。从Greenhous-Geisser、Huynh-Feldt、Lower-bound三个指标的校正值来看,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F=4.539,p值分别为0.026,0.022,0.046。Levene方差齐性检验中,儒家词汇数量(F(1,20)=3.904,p=0.062)与道家词汇数量(F(1,20)=0.024,p=0.877)均未违背方差齐性假设。不论启动与否,道家词汇的回忆数量都显著高于中性词汇数量,均值差为1.991,p=0.046,道家词汇数量与儒家词汇数量、儒家词汇数量与中性词汇数量间的均值差都不显著。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1,20)=5.536,p=0.029,表现为启动条件下自由回忆的词汇数量显著低于未启动条件,均值差为0.939。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4.4分析与讨论

    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词汇反应时显著缩短。其原因在于: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会产生对死亡未知,丧失与世界的连接的惧怕感,而这种感觉将弥散到个体心理的认知、思维和情绪情感的各个层面,并最终激起有关文化认同、自我超越和宗教(麦吉,2005)及本源性的分离情感(王益明,2003)。在心理层面被激活的情形下,个体的注意等认知资源将更为集中,并高度组织起来用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张积家,贾春娟,2008),而对外界刺激的高度激活状态,自然也就导致被试在启动条件下对词汇的反应时显著缩短。

    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接近显著。平均数比较中,道家和儒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长于中性词汇。这一结果可能与启动死亡焦虑本身的时间特性及启动后被试的心理状态有关。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心理将出现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死亡焦虑引起被试内心的不安和认知思维方面的思考,甚至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考量,另一方面,被试又会极力通过认知思维、情绪情感方面的应对来缓解因意识到死亡而带来的害怕或恐惧。这一矛盾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许多针对濒死者或护理濒死者的质性研究或临床心理咨询中,甚至对有关死亡过程详加描述的小说中,已经得到了非常细腻地描述(江维,2008)。在缓冲因启动死亡焦虑引起的焦虑情绪中,儒家似乎和道家人格词汇一样,均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被试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儒家或道家词汇的反应时明显变长,表明道家和儒家词汇在点探测任务中起到了惰化作用,它阻止了被试对后续探测点的易化。根据点探测任务的逻辑,如果被试在儒家与中性或道家与中性配对词的呈现中,给予儒家或道家词汇更多的注意,则会在其后的点探测中出现易化的结果(戴琴,冯正直,2008)。本研究并未发现探测易化的结果,由此研究推测认为,被试在配对词中似乎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道家和儒家人格词汇的注意,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格词汇所负载或激活的人格特征,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起到了应对或缓冲死亡焦虑的功能。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则是对这一假设进一步的验证。在未启动的条件下,不同性质词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在启动条件下,儒家和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却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但儒家和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由道家人格和儒家人格词汇负载或激活的人格特征,同样具有对抗功能。

    在词汇回忆任务中,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的被试,因意识到死亡问题以及由死亡问题引起的情感不安,进而影响到了他们对词汇的回忆量,从而对记忆产生了干扰作用。但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因那些具有描述人性格特征的词汇与自我的密切相关性,所以回忆量更多些。但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道家人格量表中词汇评定部分与实验研究中的道家人格词汇点探测部分的重复。

    5.总讨论

    研究一和研究二均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间显著相关。研究一的结果为应对死亡焦虑提供了一些特别有益的启发:就道家人性论来看,人之肉体的生死是一个自然运行的过程,是物质性的、自然的,诚如“道”之生万物,万物灭而“道”存一样。这一思想与老庄之对“道”的体认与解释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在知-情-意层面上,应对死亡焦虑首先应该认识到:当人们面对死亡这一残酷的事实时,定会伴随着内心思想的冲突与情绪情感上的不安,还可能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失去奋斗的激情,导致意志消沉,这些都是人们应对自身和亲人死亡的自然之举,是正常的反应。反言之,在面对死亡时,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有为”,从思想上对生死持联系变化的观点,内心中保持对死亡的平静与淡然,这将有效缓解由死亡带来的思维上的冲突及内心的不安。就因应处世之行为层面来看,不囿于自己之所得所失,适当超脱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并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也将起到缓冲死亡焦虑的作用。而与他人保持适度的竞争,哪怕是有限的争吵或争执,于物有或多或少的兴趣,也将起到缓冲并瓦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这一积极而有益的应对死亡的态度,因其将“死亡看作是生命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种有意义的“死亡接受”(陈四光,金艳,郭斯萍,2006)。另外,以坦然的态度对待生与死,心情平静地接受死亡,并在可能活着的日子里“有坚定的信念,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失为是一种“乐观开朗型”的死亡态度(周德新,2008)。

    从研究二两个样本相关系数的对比来看,在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所激起的被试状态性的死亡焦虑,首先将反映在认知思维和意志方面,表现为思维的联系性受阻,矛盾性被激发,坚韧的意志力被消解。而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特质性的对死亡的焦虑,则在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表现为内心的躁而不静、思维的矛盾性,意志的消解,物欲的降低。两相对比就会发现,当面临眼前现实发生的死亡提醒线索,当事人刚开始意识到死亡带来的威胁而感觉到不安时,其可能首先从思维和意志上加以应对。思维上尽量用联系的态度来看待死亡,并缓解由意识到死亡问题带来的有关生死或人生意义的思维冲突,然后进一步在意志上暂时或长久地放松对身边人、事、物的固执追求或“我执”,以此消解因意识到死亡带来的威胁和不安。但从人格特质的稳定性所暗含的时间长远性来看,除思维和意志方面的应对外,个体内心平静而不躁动,能够顺任生死的变化之道,并减低对物欲的追求,也能够有效地缓冲由死亡带来的长期性的焦虑,因为毕竟“要真正坦然面对死亡,以高境界超越死亡是需要时间和生活经历磨练的”(高钰琳,傅义强,陈佩云,2010)。由此一来,通过对不同样本中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问相关系数的对比,本研究就不但从道家思想、道家人格各维度与死亡焦虑的关系中分析了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而且还从启动与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出发,对道家对抗死亡焦虑可能的时间变化历程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涂阳军 郭永玉)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