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67503
图片命名中词汇频率效应的眼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3期
     摘要 在延时命名范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熟悉性并运用连续图片命名的眼动记录技术,考察图片的注视时间,将词汇提取的过程单独地呈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熟悉性及延时命名的条件下,图片名称的频率仍影响着图片的注视时间,表现出频率效应,但对出声输出的快慢没有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图片命名频率效应的“词汇通达假设”。

    关键词 频率效应,延时命名,词汇通达,注视时间。

    分类号 B842.5

    1 前言

    词汇通达,即从心理词典中提取目标词汇的过程,是言语产生的核心问题(Dhooge&Hartsuiker,2010)。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是频率效应:在图片命名时,高频名称的比低频的产生要快。频率效应对于研究词汇通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被认为是由于高、低频图片在词汇表征或加工上的差异造成的(Caramazza,1997;Levelt,Roelofs,&Meyer,1999)。但是名称频率又与图片的熟悉性、视觉特征存在很高的相关:高频名称的往往也是熟悉性高的。由此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频率效应是由图片的熟悉性高低引起的,还是由词汇通达快慢造成的?它反映的是图片识别、概念激活,还是目标词汇提取的过程?这就是“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与“词汇通达假设(lexical access hypothesis)”两大理论争论的焦点(Almeida,Knobel,Finkbeiner &Caramazza,2007)。

    “输入假设”认为,频率效应发生在图片识别的输入阶段,主要受图片的视觉特征及熟悉性影响(Johnson,Paivio,& Clark,1996)。Bates等人(2003)认为,频率效应就是概念激活效应,它体现的是概念的熟悉性。他们在一个七种语言图片命名的大型研究中发现,即使将目标语言的频率纳入为一个变量,基于其它六种语言的频率等级评定指标,也能解释在这七种语言命名中命名一致性与反应时之间的变异。甚至在其中的四种语言中,目标语言的频率对这个变异没有显著贡献。他们认为不同国家语言的被试命名同一张图片时所产生的反应时的变异,是由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图片熟悉性、命名一致性及目标词汇频率等变量造成的。将目标语言的频率变量纳入统计分析时(即将其影响分离出来),这个频率综合性评定指标仍能解释命名一致性与反应时之间的变异,说明它反映的就是剩余的变量(熟悉性变量)影响的大小,即图片的熟悉性是影响频率高低的最终原因。因此Bates等人(2003)认为频率综合性评定指标反映的是图片的熟悉性,频率效应是概念加工的结果。另外,在无需命名的、图片真实性与否的判断任务中发现,在真实物体条件下,名称高频的图片比低频的反应快。可见,即使在无需词汇通达的按键反应中也能出现命名时的频率效应,说明这个效应可能是图片识别中的熟悉性效应(Kroll & Potter,1984)。

    “词汇通达假设”却认为频率效应反映的是目标词汇提取的过程,是词汇通达快慢的指标。它发生在图片识别、概念激活之后的词汇通达阶段,而不是前期的识别阶段。Jescheniak和Levelt(1994)的按键反应实验发现,当要求被试判断当前目标图片内的物体是否是之前呈现单词的描述物时,高频图片并没有比低频反应快,没有出现频率效应,说明词汇频率没有影响图片识别。Meyer,Sleiderink,Lev-elt(1998)运用连续命名的眼动研究,即要求被试对左右并列的两个图片,按从左到右先后的命名时,发现左边第一个图片的命名反应时及注视时间表现出频率效应:高频的比低频的反应时及注视时间都短,但将命名改为归类的按键任务时,频率效应就消失了。因此他们认为频率效应反映的是词汇提取而不是概念激活的快慢。

    显然,Jescheniak(1994)及Meyer(1998)等人在按键判断的实验中没有发现频率效应也并不能真正地否定“输入假设”,因为这可能是实验灵敏度或统计检验力低而没能检测出来。Kroll & Potter(1984)虽然在无需命名按键反应中发现频率效应,但不排除被试会借助激活词汇来帮助判断的可能性:可命名的或名称容易提取的就断定为“真实物体”,不可命名的或名称很难提取就断定为“虚假物体”。Bates等人(2003)也只是通过统计的变异剩余法间接证明“输入假设”的,即由于频率与熟悉性存在相关,同一图片下不同语言的频率综合评定指标可能反映的是物体的熟悉性。由此可见,以上的研究都不能直接对这两大假设进行证伪。Almeida等人(2007)指出,过去的研究都是通过引入只涉及图片命名的输入阶段,而非词汇通达阶段的任务来验证输入假设的,如果在这些任务中出现频率效应则证实该假设,反之则否。但事实上即使在这类任务中没有出现频率效应也不能否定输入假设的观点。为此Almeida等人(2007)采用了延时命名的实验范式,即镶嵌在灰色圆内的目标图片呈现1000ms之后,灰色的圆变成蓝或黄色,此时被试根据颜色进行相应的反应:蓝色为归类反应(动物或人造物),黄色为图片命名。1000ms的界入就是为了让目标图片在反应之前得到充分的加工,即完成识别、概念激活的过程,以消除熟悉性对后期词汇提取的影响。如果在延时条件下图片命名仍会出现频率效应,说明这个效应反映的是词汇提取,而非图片识别、概念激活的快慢,是发生在词汇通达,而非图片识别阶段。作者为了让被试在图片呈现1000ms之后才进行目标词汇的提取,采用了归类与命名两种反应不确定出现的方式,使被试在反应线索(圆的颜色)变化之前不能确定是否要进行图片名称的提取。这两种反应都共同地涉及到概念激活的过程,同时通过增加归类反应出现的概率(归类与命名的比例为3:1),以形成归类反应优势,促进被试产生归类反应的倾向。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延时1000ms之后才进行图片命名,频率效应仍然出现,说明这个效应是发生在排除熟悉性影响下(即概念通达)的词汇通达阶段,反映的是词汇提取的快慢,从而直接地证实了“词汇通达假设”。 (陈曦 翁秋霞)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