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665903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亚类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4期
     声母/韵母/声调辨别测验:采用新异性范式测查儿童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意识。分三个小测验,口语呈现三个字音,在声母辨别测验中,有一个字音的声母和其他两个字音的声母不同,要求被试写出声母不同的字音的序号。韵母辨别测验和声调辨别测验,则各有一个字音的韵母和声调与其他两个不同。每个测验各10个项目,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1分,共30分。每个项目呈现两遍,每个小测验前各有两道练习题。

    音位删除测验:测查儿童的音位意识。主试口头呈现给被试一个音节,然后指出删去其中一个音,让被试说出剩下的音节。删除的音分别位于音节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每个位置各包括5个项目。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各1分,共15分。每个项目主试读两遍。之前有两个练习题。

    2.2.2语素意识测验

    该测验包括语素产生和语素判断两个分测验。

    语素产生测验:测查儿童的语素构词能力。给儿童呈现一个目标词,要求儿童分别产生一个与目标词中某个字的意思相同和不同的词。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1分,共15分。之前有一个练习题。

    语素判断测验:考察儿童的同音语素分辨能力。给儿童呈现一对词语,这两个词中包含有一个相同的字,要求儿童判断这个字在两个词中的意思是否相同。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1分。之前有一个练习题。

    2.2.3 正字法意识测验

    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选择字频极低的汉字即冷僻字20个,均为合体字,由两到三个部件构成。对15名五年级学生(非阅读障碍学生)进行调查,对这20个汉字非常陌生,之前从未见过。将这些汉字的构成部件随意排列,形成三个不同的假字,再与原字一起构成四个选项,要求儿童从这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像汉字的选项。

    2.2.4 快速命名测验

    该测验包含两个分测验:数字命名测验和图片命名测验。

    数字命名测验:2,4,5,7,9,6六个数字随机排列,每个数字重复六次,共六行,每行六个数字。要求被试一行一行地读出每个数字,要尽量又快又准确。进行两次计时测验,取两次测验时间的平均值为命名时间。然后用该测验的总项目数除以平均命名时间得出被试在该测验上每秒内的数字命名个数,以此作为该测验的结果。

    图片命名测验: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该图片由5个物体构成,分别为蝴蝶、香蕉、飞机、太阳、西瓜。每个项目重复5遍。共五行,每行五个物品。被试的任务要求同数字命名。计时方法与测验计算方法与数字命名测验相同。

    3.结果与分析

    3.1 测验的信效度分析

    正字法测验的信度计算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01,其他测验都分别包含了两个分测验,因此采用两个分测验的相关系数对信度进行估计,其中语音意识测验、语素意识测验和快速命名测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0.636和0.479,均达到显著水平。以上测验适合做进一步分析。

    3.2 阅读障碍儿童的亚类型分析

    阅读障碍组儿童和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在各分测验上的具体结果见表2。

    然后采用标准差切分法,以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在各测验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参照,计算阅读障碍儿童各测验的标准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均包含两个分测验,因此将其中两个分测验的标准分计算平均数,作为该测验的成绩。将标准分在-1.5及以下的被试定义为在该测验中有缺陷,具体结果见表3。

    其中,具有语音意识缺陷的儿童共29人,占阅读障碍儿童的51%;具有语素意识缺陷的儿童有7人,占阅读障碍儿童的12%;有快速命名缺陷的儿童10人,占总数的17%;正字法意识缺陷儿童17人,占总数的29%;其中,单纯语音意识缺陷儿童13人(22%),单纯语素意识缺陷儿童3人(5%),单纯快速命名缺陷儿童4人(7%),单纯正字法意识缺陷儿童7人(12%)。另外还有混合缺陷型,其中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混合缺陷型以及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混合缺陷型分别有3人(5%);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混合缺陷型有8人(14%);还有2人(3%)为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和正字法意识混合缺陷型,1人(2%)为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混合缺陷型。另有13名(225)儿童属于轻微缺陷型。

    4.讨论

    目前对阅读障碍亚类型的分析大多是在两种研究思路下进行(薛锦,舒华,杨剑锋,陆建平,2008),一种是对阅读障碍个体进行系列认知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或标准分截点的方式确定认知技能的不同缺陷,由认知加工缺陷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阅读障碍亚类型,如Morris等(1998)、刘文理等(2006)、Shu等(2006)的研究。另一种是从阅读理论模型的角度(如传统的双通路模型、联结主义的三通路模型等)预测阅读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并探索阅读障碍的亚类型,产生了表层阅读障碍、语音阅读障碍和深层阅读障碍等亚类型,如Ho等(2007)的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沿用了第一种研究思路。对阅读障碍被试进行的系列认知测验具体包括语音意识测验、正字法测验、快速命名测验和语素测验。选择这四类认知测验的原因在于,已有的亚类型研究中,对于汉语阅读障碍的主要缺陷一直有分歧,有的研究认为是以语音意识缺陷为主,有的研究(吴思娜,2004;Shu,et al.,2006)指出语素意识缺陷是最重要缺陷,还有的研究(刘文理等2006)提出是以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的双重缺陷为主,也有研究(Perfetti,Tan,& Siok,2006)认为正字法缺陷也是主要缺陷。针对此,本研究的认知测验以这四类测验为主,一方面是为了分析本研究筛选出的阅读障碍儿童亚类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验证以上的不同结论。

    从各类型儿童的人数百分比来看,具有语音意识缺陷的人数比例最大,大约一半(51%)的阅读障碍儿童都有语音意识缺陷,具有单纯语音意识缺陷的儿童也达到了22%,可见语音意识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最主要缺陷。语音意识指个体对语言中语音成分的觉知和操作能力,在拼音文字的阅读障碍中,语音意识缺陷是核心缺陷。但是在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中争议较大,Tan等(2005)的研究认为书写技能和快速命名对中文阅读能力有主要作用,语音意识的作用较小。本研究结果与刘文理等(2006)的亚类型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再次验证语音意识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的主要缺陷。 (熊建萍 闫国利)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