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665623
语音记忆和视觉记忆在儿童汉语识字能力中同样重要吗?一个元分析综述(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4期
     纵观目前汉语研究的文献,同时涉及到了工作记忆和汉字习得的实证研究其实不少,但回应什么类型的工作记忆在汉字习得中发挥作用的研究却凤毛麟角,也尚未有一篇元分析研究整合过过往的实证文献来回应这一议题。本研究试图将语音记忆和视觉记忆区分开来,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来综合考虑和比较这两种工作记忆类型与汉语识字之间的关系。元分析技术是一种对既往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整合的方法,在评估整体效应的同时也能用于探讨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特别适用于理清存在分歧的研究问题,在结合传统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某一特定领域描绘出宏观而清晰的轮廓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Borenstein,Hedges,Higgins,& Rothstein,2009;Lipsey & Wilson,2001)。鉴于语音工作记忆和视觉工作记忆在汉语阅读习得中的角色尚未理清,而过往的实证探讨也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的阶段,现有的存在分歧结论的文献到了一个可以整合的阶段,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看清两种工作记忆的工作机制以及汉语习得可能存在的特异性,而元分析的方法正契合了本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本研究将整合过往同时涉及了工作记忆与汉语阅读的实证研究,将工作记忆区分并编码为语音记忆和视觉记忆两种类型,选取关联强度为效应指标,对比两种工作记忆与汉语识字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回应究竟在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发展中,是语音记忆更重要还是视觉记忆更重要。

    2.研究方法

    2.1 文献搜索和筛选标准

    以记忆、阅读为关键词,通过搜索ISI知网、Psy-cArticles等国际数据库搜索到发表于国际期刊的相关文献,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发表于中国内地的相关文献。之后,按如下的标准筛选文献:(1)文献必须是研究报告类型,同时测量了工作记忆和汉语字词阅读;(2)研究结果中必须报告了工作记忆的类型、样本大小以及工作记忆与字词阅读之间的相关系数,若数据信息不全则将其剔除。最后,筛选出用于元分析计算的文献10篇。

    2.2 编码程序

    首先,每篇文献中的独立研究所报告的工作记忆与字词阅读的相关系数被记录下来作为元分析的效应值。其次,系列与研究特征相关的指标被记录下来,包括:工作记忆类型、发表年限、样本年级水平、样本量。

    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的统计程序完全参照Borenstein等人(2009)所著的《Introduction to meta-analysis》中所介绍的标准程序完成。第一步,选择效应模型(例如,随机效应模型)并综合所有研究的效应值;第二步,齐性检验,只有齐性检验显著的情况下我们才接着做后续的分析;第三步,调节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况下,分别统计不同类型或条件下的整合效应,并比较不同的整合效应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结果

    3.1 研究特征描述

    本研究从筛选出的10篇文献中得到36个独立样本,共包含3246名被试。这些研究发表于1999年至2009年间,全部样本的平均年龄为8.25(SD=2.14),范围从3岁到11岁半,横跨幼儿园至小学六个年级。表1列出了用于本元分析的所有研究的效应值以及抽样被试的年龄、地域等背景信息。

    3.2 整体关联效应

    在不区分工作记忆类型的情况下,元分析的结果发现工作记忆确实与汉语字词阅读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未权重的平均关联效应达到0.232,其95%的置信区间为(0.163,0.300),而加权后的平均关联效应达到0.247,其95%的置信区间为(0.177,0.295)。齐性检验(Homogeneity test)发现,各个关联效应之间是不齐性的(Q=154.85,df=49,p<0.001)。

    3.3 语音记忆与视觉记忆的对比

    齐性检验已揭示了效应之间的非齐性,将工作记忆的类型编码为调节变量,用工作记忆的分类来解释效应之间的变异。结果显示,语音记忆与汉语识字之间的整体关联强度为0.336,其95%的置信区间是(0.240,0.425);视觉记忆与汉语识字之间的整体关联强度为0.158,其95%的置信区间是(0.056,0.256)。语音记忆与汉语识字之间的关系显著强于视觉记忆,t=2.628,df=34,p=0.013。在控制了方言背景和抽样样本的平均年龄等可能存在影响的变量后,两种工作记忆与汉语字词阅读之间的关联强度仍然存在显著差异,t=2.107,df=31,p=0.043。

    4.讨论

    虽然目前基于拼音文字的系列研究都支持语音记忆对识字能力的重要性,但对于汉语这样一种非拼音文字而言,究竟是语音记忆对于汉语识字能力更重要还是视觉记忆更重要,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本研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整合了现有的同时涉及了工作记忆和汉语识字能力的实证文献。结果发现工作记忆与汉语识字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关联效应(r=0.247),不同研究之间的关联效应的变异不可忽视。当人们考虑工作记忆类型为调节变量的时候,结果发现语音记忆与汉语识字之间的关联强度要显著大于视觉记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研究之间关联效应的变异来源。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讨论本研究的两个重要发现。

    4.1 一般工作记忆成分在识字阅读中的普遍功能

    从整体关联效应来看,工作记忆与汉语识字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结果与Gathercole及其合作者所开展的系列基于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的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Alloway,Gather-cole,Adams,Willis,Eaglen,& Lamont,2005;Gathercole,Tiffany,Briscoe,Thorn,& Team,2004;Jarvis & Gathercole,2003;Gathercole,Brown,&Pickering,2003)。例如,Gathercole,Brown和Pick-ering(2003)施测了多个工作记忆任务并合并为一个指标纳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整合后的工作记忆与阅读之间的关联大概在0.25左右。本研究的元分析所得到的0.247的相关效应是整合了不同的工作记忆任务的结果,与Gathercole合并多个任务的做法类似,它所代表的是不同的工作记忆任务背后所测量的一般工作记忆成分。在的元分析所整合的各项实证研究中,有些研究所测量的工作记忆偏重于语音,有些研究则偏重于视觉。然而,无论哪种工作记忆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工作记忆模型中处在调控角色的中央执行控制系统的配合。所以,本研究推测工作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中央执行控制在习得阅读中的功能是普遍的,它构成了不同工作记忆任务所测量到的一般工作记忆成分的重要支撑。不难想象,无论是阅读英文、阿拉伯文还是汉语,个体都需要调动和分配大脑中的注意力等认知资源,并监控存储系统完成对文字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使其逐渐进入大脑的长时记忆,最终成为一种以某种表征而存在的知识。如陈天勇、韩布新和李德明(2003)在其综述中指出的那样,中央执行功能是工作记忆系统中最重要却又研究最少的一个成分,它在汉语阅读中的功能的探索有待于未来研究结合脑电成像、功能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关联强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而是仅仅0.247的中等强度的效应,说明汉语阅读这项高级认知活动不仅仅依赖于工作记忆,还有其他基础技能或知识的支持,例如个体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掌握、语音意识、语素意识等(Shu & Anderson,1997)。 (伍秋萍 郑佩芸 邢滨钰 康洁 郭琎)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