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663252
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时间维度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4期
     鲁忠义等人结合了时间信息与目标状态进行研究,发现顺序叙事条件下,未达成的目标,即使时间转换增大,也不影响信息整合;无目标或达成目标的条件下,出现时间距离的远近效应(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2010)。鲁忠义等人结合主角情绪和时间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时间转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主角情绪状态的加工,主角担心-担心的情绪状态在大的时间转换条件下,由于前后两种相同的消极情绪使读者的情境模型的加工更加困难;而在小的时间转换条件下,读者对从放松转向担心的情绪状态的加工会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鲁忠义,马红霞,2011)。何先友等人结合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情境模型中时间和空间维度同时发生转变时,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易化关系;如果两个维度发生序列转变,即转变是在先后两个句中发生的,时间-空间维度序列转变时存在着明显的易化关系,但是在空间-时间序列转变时这种关系不明显(何先友,李惠娟,陈广耀,汪小伟,2013)。

    总而言之,行为学的研究已经表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时间信息会不断地被追踪和整合,他们会利用文本中传达的各种时间信息来建构情境模型,同时也会影响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维持。

    3.2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有些研究者认为,目前情境模型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用行为实验的反应时来推测读者是否更新情境模型,所以这些结果还存在着一些分歧,比如,情境模型的更新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各维度之间在情境模型更新过程中的规律是否相同?近年来,随着语言理解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成熟,研究者开始尝试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情境模型建构的脑机制,以进一步揭示情境模型的本质,其中一部分重要研究课题就是关于情境模型中的时间维度研究。

    speel等人在行为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fMRI来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的分割加工进行了检验(Speer,Zacks,& Reynolds,2007)。他们提出两点假设:一是如果读者自发地把记叙文中的活动划分为一系列不连续的事件(建立了一系列的情境模型),那么在被试明确确认为事件边界的地方会观察到短暂神经活动的加强;二是如果分割加工是建立在叙述情境模型维度改变的基础上,那么对事件边界的神经反应应该会根据五个维度的改变而改变。在Speer等人的研究中,被试阅读描述日常活动的记叙文时对他们进行fMRI的扫描,结果发现在被试明确确认为事件边界的地方即情境模型维度改变的地方,相应脑区有更多的激活。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事件分割加工即情境模型更新是自动发生的。Speer等人采用fMRI对被试阅读故事的脑激活状态进行研究,发现当被试读到与时间相关的内容时,额下回,脑岛,顶内沟和扣带回等区域有显著激活(Speer,Reynolds,Swallow,& Zacks,2009)。

    Ferstl等人从多维度的角度研究了情境模型,从而考察时间维度和其它维度加工的脑机制和各自的独特性。他们利用fMRI考察了叙事文本理解过程中的神经联系(Ferstl & Cramon,2007)。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不一致范式,要求被试听32个短小故事,其中一半故事包含时间信息或者主人公情感信息局部不一致的情况。结果发现,听到不一致的信息引发了右前颞叶的激活,同时还发现楔前叶左侧和加工时间信息的双侧前颅脑网状结构被激活。如果需要整合不一致的时间信息,则需要双侧的前额叶边缘皮质的参与,而如果需要整合不一致的情感信息,则需要前背中央皮层,即Broadman8/9的参与。这些结果表明,所叙述的故事会引起某一特定信息加工过程的激活。而且情境模型的建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它也依赖于文本中特定的条件。右半球负责加工文本中的语言加工过程,而楔前叶左侧和双侧前额叶皮质在语言加工过程中同等重要。最近,Ferstl等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同样用不一致范式对情境模型建构过程中时间、空间、情感三类信息加工的神经联结进行了研究。在这次研究中,采用了只有两句话的阅读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结果发现了三者特异性的加工脑区,结果发现前侧前额叶皮层/眶额皮层对加工时间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左前颞叶对情感信息加工具有重要作用,而空间信息引发了侧副沟和后扣带回皮层的激活,这些区域是视觉-空间加工的重要加工区域,这些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在文本理解中维度加工的特异性(Ferstl,Rinck,& Cramon,2005)。

    此外还有研究者利用ERP检验在文本阅读中脑电波的变化趋势。如前所述,时间转换增加了加工时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时间转换增加了加工时间呢?有研究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可能原因:(1)与转换时间和更新情境模型本身所增加的加工代价有关。(2)与通达时间转换之前呈现的信息所增加的加工代价有关。为了证实究竟是哪种原因或还是两者共同起作用,Ditman等人采用ERP技术,运用类似Zwaan的范式,测量N400作为实时概念整合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文章的呈现,相对于短时间转换(一秒),长时间转换(一年)产生了更大的N400。对于回指词,N400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对于长时间转换产生了更小的N400(Dit-man,Holcomb & Kuperberg,2008)。这一结果表明,间断的时间导致实时神经整合代价,同时也降低了先前信息的通达性,即两种原因都存在。这一结果证明在阅读中建构文本情境模型时,读者似乎在“穿越时间”,即不连续的时间导致实时加工代价的增加。

    4.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无论是行为学的实验研究还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研究,都支持读者非常关注叙述事件的时间信息,文本中的各种时间信息都会影响到情境模型的建构,这些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理解情境模型的实质具有重要作用。从上面研究的梳理之中,我们也不难总结出目前情境模型中时间维度研究的趋势,具体如下: (郭艳彪 陈琳 夏天生 莫雷)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