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8339
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特征:自我参照实验范式的检验(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摘 要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x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x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关键词 记忆,自我,自我参照效应,性别角色。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一些认知心理学家,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十分关注自我观念(self-construct)或自我概念(self-concept)在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系统中的心理表征问题(Conway,2005;Rogers, et al., 1977; Serbun, Shih, & Gutchess,2011; Symons&Johnson,1997),并采用认知行为或认知神经实验范式探讨自我的发展规律(Gutchess, et al., 2007; Hamami, et al., 2011; Sui& Zhu,2005;周爱保,刘沛汝,史战,2010)、自我的社会文化差异性(Sui,Zhu,&Chiu,2007; Wa-gar&Cohen,2003;杨红升,黄希庭,2009)以及自我的认知神经机制( Craik,et al.,1999; Mu&Han,2010;张力,周天罡,张剑,刘祖祥,2005)。

    自我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表征形式如何?自我认知结构或自我图式(self schema)随年龄有何变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其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异性?涉及自我概念的认知加工过程有怎样的神经活动基础?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这一复杂的社会心理学核心概念。另外,自我具有动机作用,通过影响记忆、学习和认知来影响行为,自我与认知之间关系的基础性研究也得到了相关应用领域的关注,例如教育与学校心理学、经济与消费心理学等(Ahn&Bailenson,2011; Escalas&Bettman, 2005; Hartlep&Forsyth, 2000; Sood&Forehand,2005;吴慧芬,周爱保,2013)。

    自我与记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于自我对记忆的影响作用,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rnce effect)。1977年,Rogers等人首次在记忆实验中设计出自我参照的编码任务.被试首先按要求对描述人格的词汇进行语音、语义、联系自我(即判断词汇是否适合描述自己)或联系公众人物的认知加工,然后对被试实施事先不知的自由回忆测试,结果发现联系自我的编码任务产生了较大的回忆量。随后,多数研究也发现,自我参照编码过程相对其它加工方式,产生最好的记忆效果(Greenwald&Banaji, 1989; Klein&Kihlstrom,1986; Rathbone&Moulin, 2010; Symons&John-son,1997;朱滢,张力,2001;杨红升,黄希庭,2007)。这种将记忆项目与自我建立联系的认知加工的记忆优势效应,被称为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研究提出关于自我概念的长时记忆表征问题,认为在个体长时记忆系统中,相对于有关他人的贫乏的知识结构(poor knowledge struc-tures).自我概念或图式的表征是一个易于激活、高度精细化,且组织完好的结构。通过与自我概念的比较,自我参照的记忆项目得到比较多的精细化处理、获得了丰富的有利于提取的表征信息(Van DenBos, Cunningham, Conway,&Turk, 2010; Symons&Johnson,1997)。

    除认知行为范式研究外,自我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表征问题,也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并启发了自我概念的大脑定位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显示,情景记忆的编码过程激活大脑左额叶,而提取过程主要激活大脑右额叶。Craik等人(1999)推测,情景记忆编码与提取过程出现这种非对称性(asymmetry),其可能的原因在于情景记忆提取需要自我卷入、参照自我体验,而自我概念很可能表征于(或者部分表征于)大脑右额叶。采用PET技术.Craik等人发现自我参照编码过程和语义编码过程一样激活了大脑左额叶,另外,自我参照编码过程独特地激活了大脑右额叶。这一发现说明,自我概念既包含定位于大脑左额叶的一般语义结构.也包含情景记忆提取过程所涉及的定位于大脑右额叶的特殊成分,支持了研究者的推测,即自我概念至少部分表征于大脑右额叶。

    自我概念的表征结构不仅是精细的,也是复杂的。朱滢等(2001)从中国被试的研究中发现,母亲参照(mother-reference)加工与自我参照加工有相似的记忆效果。而以美国人为被试的研究却发现,母亲参照与自我参照加工的记忆效果有显著差异。上述中国人与美国人在自我参照效应上的差异.支持了Markus等人于1991年提出的自我概念受文化背景影响的观点。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形成了相依性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自我概念包含母亲以及其他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的成分。而英美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则形成了独立性自我(independent self),自我概念不包含其他人包括母亲的成分。自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得到群体参照(group-reference)和文化启动(cultural priming)研究的支持(Sui,Zhu,&Chiu,2007;杨红升,黄希庭,2007)。另外,Josephs等人(1992)的研究发现,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中,高自尊(high .self-esteem,HSE)女性被试参照好友和所属群体加工的记忆效果,好于男性以及低自尊女性被试:而HSE男性被试参照好友和所属群体加工的记忆效果,与低自尊男性被试保持一致。Josephs等人的研究说明,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中的高自尊女性个体其自我概念也包含他人成分,具有与他人相依的性质:而高自尊男性个体其自我概念不包含他人成分,具有独立色彩。最近,Nakao及其同事(2012)的研究还发现,具有利他人格特质的个体,没有显示出自我参照效应。由此看来,自我不仅与个体文化背景有关,而且还与个体性别以及个性特征等其它因素有关。 (杨志新 汪玉林)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