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1509
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想象放松训练由心理人员集中组织进行,每天下午进行一次,每次10分钟,对于行走不便的患者发放录制好音乐的mp3让其自行训练。

    1个月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后测。

    3 结果

    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实验组、对照组)x2(性别:男、女)x3(年龄: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不同人口学变量被试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校正后的因子分见表】.

    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面对维度,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83)=30.048,p<0.001;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83)=1.764,p=0.188;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2,83)=0.009,p=0.991;各种交互效应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干预组校正后的面对维度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在回避维度,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83):26.522,p<0.001;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83):0.043,p=0.836;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2,83)=1.793,p=0.174;各种交互效应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干预组校正后的回避维度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在屈服维度,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83):25.954,p<0.001;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83):0.344,p=0.559;年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2,83):0.523,p=0.595;各种交互效应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干预组校正后的屈服维度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4 讨论

    癌症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而患者对这种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反应了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相对稳定性的应对行为和认知活动。应对可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前者有利于调动患者的内因,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利于疾病的稳定康复:后者会增强患者的应激反应作用,降低机体对疾病的防御功能,对疾病的痊愈起到不利作用。

    Edmonds,Lockwood和Cunningham于1999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参加干预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比较,紧张、疲乏的状态和心理应激反应明显降低,精神活力明显增加;同时抑郁、恐惧减轻,不良应对策略减少。还有很多文献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实验组实施了较为全面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发现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问卷各个分量表(面对、回避和屈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说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实验组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提高。而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应对策略越积极,可以说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策略。

    从结果可以看出,集体心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集体心理干预的效果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集体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患者均有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肿瘤的病程转变会造成严重的负性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均证明,心理治疗性干预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将心理干预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与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辅助和增强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2)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集体心理干预在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 (4)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李幼穗 齐大亮 吴捷 徐晟 王政)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