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759454
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1期
     摘要 “大/小”隐喻是空间隐喻的一种。本研究设置了两项绘画主题, “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考察了5-7岁儿童在两项绘画任务中对“社会地位”这一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结果发现:(1)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表明5-7岁儿童的概念体系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 (2)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 “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关键词 空间隐喻,儿童绘画,社会地位,面积比例。

    分类号 B844.12

    1 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隐喻被学界认为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格。然而,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是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向抽象范畴概念映射.进而获得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Lakoff&Johnson.1980)。例如,在“爱情是旅行”这个隐喻中,将“旅行是非常美妙的经历”这一特征映射到“爱情”这一概念上,帮助人们形成“爱情能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认识。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就是用表示空间方位和空间维度的词,如: “上/下”、“大/小”、“高/低”等,来表达其它非空间概念的语言(吴念阳,2009),比如上级、下属、大度、小气、高尚、低贱等。人们通过直接的身体经验,获得“上/下”、 “前/后”、 “大/小”等各种空间方位概念,并将这些空间关系投射到时间、道德、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领域。近期有学者发现,汉语中使用的“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与人的心理表征具有一致性(王锃,鲁忠义,2013)。又如人们通常认为社会地位较高为“上”.社会地位较低为“下”(蓝纯,1999)。空间经验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最容易、最先掌握的身体经验,因此,空间概念是人们获得的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个认知域.是建构和理解其它概念的基础。

    为什么一些抽象概念总是倾向于和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具体概念相联系?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这种感知——概念性联结做出了解释。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始于感知运动阶段的经验.幼儿进行思考和推理的事物都来自他们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事物,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早期感知运动阶段所获得的感觉经验的基础上。比如,当我们吃香甜可口的食物时会产生良好的味觉和嗅觉体验.并有愉快的情绪状态。按照并存理论(Lakoff&Johnson,1980),对儿童来说,在经验的获得过程中主观体验和判断与感知运动经验都是并存且不加区分的。在并存时期,儿童会自动建立起两个领域间的联系,这就是概念隐喻的映射。通过感知运动而获得的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同时映射到抽象概念上,用空间方位关系来建构抽象领域,完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儿童隐喻的发展研究有两个角度:第一,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吴念阳、杨艳芳和李海荣(2007)搜集了大量中小学生的书面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儿童从三年级开始用“大/小”来映射社会地位,用“大”来形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大将”、“大老板”:用“小”来形容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比如“小角色”、“小配角”。第二,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运用实验法、行为分析法等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语料的收集,还是运用相应的实验范式(如:混合映射实验范式、句图匹配实验),它们都以语言为媒介来探究儿童隐喻思维的发展。但是针对语言发展还不成熟的学龄前儿童.研究者很难从语言的视角来了解其隐喻思维的发展。另外,反应时实验对注意力的要求较高.同样无法在学龄前儿童中实施。因此.已有的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研究,大多数通过行为观察来实现。吴念阳、李艳和徐凝婷(2008)通过研究实物摆放位置上的差异,考察儿童抽象概念的方位隐喻表征,发现绝大多数儿童会无意识地将积极属性物品摆在上方.将消极属性物品摆在下方:张丽娜(2008)设计的在儿童不同位置摆放物体的实验,依据儿童对物体与自身位置的陈述来考察儿童对“前/后”的语义认知规律。

    儿童画是一面反映儿童认知发展的镜子(Cherney, Seiwert, Dickey,&Flichtbeil, 2006),是儿童认识外界及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儿童本能的需求和经验的呈现方式.可以再现儿童的概念理解过程(Golomb,2007)。Lowenfeld和Brittain (1987)认为4-7岁的儿童处于”样式化前期”。在这期间,艺术成为自我沟通的渠道,对事物的情感会影响其画面上的空间关系。而且此阶段是儿童建立不同概念的重要时期,其概念的发展会反映在绘画中(陆雅青,2009)。绘画和语言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符号表征系统,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则,同样绘画中也有隐喻的存在(谢双双.2006)。在某种意义上,绘画有其不可比拟的表达优势。儿童绘画所反映的信息是儿童自我报告出来的,这要比通过提问或访谈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Pianta,Longmaid,&Ferguson,1999)。所以,绘画成为一项研究儿童隐喻发展的新方式。

    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李春玲,2005)。本研究中.社会地位指主题绘画中的两个人物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在儿童的世界里,警察会抓小偷,警察比小偷地位高:园长“管着”老师,园长比老师地位高。本研究通过“警察抓小偷”、 “园长和老师”两个主题绘画.分析5-7岁儿童绘画中对抽象概念“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本研究假设:儿童会把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警察和园长的面积画得较大.而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小偷和老师的面积画得较小。

    2 实验一 陌生情境中不同社会地位人物的绘画隐喻

    2.1 被试

    341名5-7岁儿童参加本实验(男154,女187)。删除10名绘画内容与主题要求不符的儿童和7名未完成绘画的儿童,有效被试为324名.其中5岁组98名(男53,女45),M=55个月;6岁组106名(男50,女56),M=68个月;7岁组120名(男41,女79),M=78个月。其中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101名,未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223名。 (吴念阳 陈纤纤 吴燕 钱海燕)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