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93489
非限制竞赛还是竞争整合:来自汉语歧义加工的眼动实验证据(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2期
     2.3實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三种条件的句子,分别是整体歧义句(如a),解歧句1(如b)。解歧句2(如c)。

    2.4实验仪器及程序

    采用Eyelink II型眼动记录仪,采样频率为500 Hz。被试机刷新频率为150HZ。

    被试进入实验室。坐在距离电脑屏幕70em的前面,对被试进行3点校准,之后在电脑屏幕上呈现指导语,并向被试作简要地说明。正式实验前有15个练习句,确认被试完全理解整个实验后,开始正式实验。

    3.结果

    3名被试数据被删除,1名是因为眼动轨迹数据丢失,2名是因为回答问题的错误率超过25%,因此实验采用了27名被试的数据。删除注视点时间小于80ms和大于1200ms的数据,并删除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

    本研究将实验材料划为4个兴趣区,兴趣区1为“数量”部分,如“四所”,该区域为解歧区,兴趣区2为名词1,如“体院”,兴趣区3为名词2,如“学生”,兴趣区4为整个“数量+名词l+的+名词2”本身,如“四所体院的学生”。

    考察的眼动指标有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回视人次数。结果见表2。

    三种水平的句子在兴趣区1上,(1)首次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ps>0.05。(2)凝视时间差异显著,F1(2.52)=3.98,p<0.05,F2(2.46)=3.36,p<0.05,解歧句2凝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5,p<0.05)(p=0.06,p<0.05),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3)回视入次数差异显著,F1(2.52)=4.68,p<0.05,F2(2.46)=5.67,p<0.05,解歧句2回视人次数长于整体歧义句,p<0.05。p<0.05,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4)总注视时间被试分析差异显著,F1(2,52)=3.87,p<0.05,解歧句2总注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p<0.05,但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项目分析差异十分显著,F2(2,46)=7.88。p<0.001,解歧句2总注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1。p<0.01,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

    三种水平的句子在兴趣区2上,(1)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差异均不显著。(2)总注视时间差异十分显著。F1(2.52)=9.37,p<0.001,F2(2.46)=8.66。p<0.001,解歧句2总注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01,p<0.001)(p<0.001,p<0.01),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3)回视人次数差异十分显著,F1(2,52)=7.70,p<0.001,F2(2.46)=13.63,p<0.001,解歧句2圆视人次数多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1,p<0.001)(p<0.01,p<0.001),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

    三种水平的句子在兴趣区3上,各眼动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三种水平的句子在兴趣区4上,(1)首次注视时间与回视入次数差异均不显著。(2)凝视时间被试分析差异显著。F1(2.52)=14.01,p<0.001,解歧句2凝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01,p<0.05,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l差异不显著,p>0.05,项目分析差异显著,F2(2.46)=4.45,p<0.05,解歧句2凝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p<0.01,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3)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F1(2.52)=3.63。p<0.05,F2(2.46)=3.65,p<0.05,解歧句2总注视时间长于整体歧义句和解歧句1,(p<0.05,p<0.01)(p<0.05,p=0.08),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p>0.05,p>0.05。

    4.讨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在兴趣区1、兴趣区2和兴趣4上,三种水平的句子存在一个基本一致的差异趋势,即除了首次注视时间外。解歧句2的注视时间和回视人次数均大于解歧句1和整体歧义句,而解歧句1和整体歧义句差异不显著。

    根据非限制竞赛模型。加工器平行建构各种句法分析。对于整体歧义句,歧义结构的两种或几种分析平行建构,其与语境信息在语义上均不冲突,无须重新分析。因此,不管按照哪种分析进行加工,整体歧义句引起的加工困难都应该最小。对于解歧句来说,句法分析器经过分析后,发现其中有一种分析是不合理的,比如。“数量”和“名词1”或“名词2”会由于搭配不合理引起加工困难(如解歧句1中“四所”与“学生”搭配,解歧句2中“四名”与“体院”搭配均不合理)。一般情况下,汉语中“数量”与名词之间的搭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理据性的。有些名词只能用固定的量词来修饰。这样。不能搭配的情况就会引起被试较多的注意。而在整体歧义句中,“数量”和“名词1”或“名词2”都能够进行合理的搭配,不需要重新分析,也不会出现加工困难,即整体歧义句的加工难度应该小于解歧句1和解歧句2,但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整体歧义句的阅读加工难度虽然小于解歧句2,但与解歧句1差异不显著,表明整体歧义句的加工难度不是最小的。因此,本文的结论不支持非限制竞赛模型。

    根据花园路径模型。加工器严格地遵守有限的规则和策略来建构初始分析,即按照最小附加原则和迟关闭原则建构最初的分析。根据最小附加原则。人们在加T歧义结构时。倾向于建构最简单的结构。这个简单的结构相对来说结点最少。对于“Q+NP1+的+NP2”式歧义结构来说,不管加工器建构了哪种分析,结点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种可能的分析句法复杂性一样。因此。最小附加原则不能解释这类歧义结构在句中的加工情况。根据迟关闭原则,被试倾向于将新的成分附加到当前最近的短语上。在“O+NPl+的+NP2”歧义结构中,“NP2”就应该附着在“NP1+的”上。然后再与“O”组合。此时,“O+NPI+的+NP2”歧义结构应倾向于按照“Q”率先指向“NP2”的结构关系义来加工。研究结论表明,解歧句2的加工难度最大。这与花园路径模型的观点恰好相反。

    基于竞争的模型中的长持续竞争模型似设歧义的几种可能分析平行激活,整体歧义句的两种可能分析互相竞争,因此加工会变得困难,而竞争不会发生在解歧句中,因为在解歧句中只有单一分析被激活。所以,整体歧义句应该比能解歧句更加难于加工。显然,研究结论亦不支持长持续竞争模型

    根据短持续竞争模型。平行激活的各种分析存在着竞争,但竞争时间相对较短。最终只有一种分析迅速胜出。本文考察的所有兴趣区中。整体歧义句的加工难度与解歧句1无显著差异,但整体歧义句加工难度从未超过解歧句2。笔者认为。歧义结构的各种分析在整体歧义句中平行激活,其中一种分析在短时竞争中迅速胜出,胜出的分析即是解歧句l的那种分析。整体歧义句与解歧句1在注视时间和回视人次数上无显著差异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研究结论支持短持续竞争模型。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同于国外的其它研究,这可能与汉语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本文考察的“Q+NP1+的+NP2”歧义结构。其解歧区的一个重要部分“Q”,即“数量”部分,位于整个歧义结构的前面,相当于一种前语境,因此“数量”增加了被试对其后信息加工的概念预期,又由于汉语量词和名词搭配的非任意性,导致了“数量”部分直接起到了解歧的作用,这种特点不同于英语中高低附着旬引起的歧义现象。英语中高低附着句的附着部分(介词短语或者是从句部分)均在句后,在线性加工时,被试要从左到右进行加工,然后进行整合汉语和英语在语料上的不同语序或许是导致结论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5.结论

    本研究发现,与解歧句相比,整体歧义句的注视时间和回视人次数均不是最小的,研究结论不支持非限制竞赛模型。整体歧义句的注视时间和同视人次数与解歧句1无显著差异,但却小于解歧句2,这是由于整体歧义句条件下,歧义结构两种分析中的一种在短时竞争中迅速胜出的结果,研究结论支持短持续竞争模型。 (于秒 闫国利 石锋)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