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76826
4—6岁儿童公平意图的发展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3期
     3实验二改进的mini-UG任务实验

    3.1研究目的

    改进的mini-UG任务.即在实验过程中明确告知儿童提议者选择了(8,2)这一分配方案,而不是以“如果提议者选择”的方式,突显出提议者的意图。从儿童为回应者的角度,考察在mini-UG任务中,4-6岁儿童公平意图的发展趋势。

    3.2方法

    3.2.1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3(年龄:4岁,5岁,6岁)×4(备选方案:(2,8),(5,5),(8,2),(10,0))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年龄为被试问变量,备选方案为被试内变量。在实验中完成改进的mini-UG任务。因变量为被试作为回应者对方案的拒绝情况。

    3.2.2被试

    与实验一选取被试相同,在实验一后一天进行。

    3.2.3实验程序及材料

    实验分四次任务,材料是糖果/贴画。每次任务中有两种分配方案,一种是提议者必选的方案(8,2);另一种是备选方案分别为(2,8)、(5,5)、(8,2)、(10,0)。

    实验时,主试首先给被试展示两种分法,告知被试将由另一个小朋友来选择分配方法。其中一种分法(指提议者必选方案)是那个小朋友8个,分给你2个(边说边演示,拿出一个两格纸盒竖放在桌子上,将8个糖果,贴画放在靠近主试的格子里,将2个糖果/贴画放在靠近被试的格子里);另一种(指备选方案,此处以(2,8)方案为例)是那个小朋友2个,分给你8个(同步演示)。后来那个小朋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将这一两格盒子向被试移动),也就是分给他8个(用手指示装有8个糖果/贴画的格子),留给你2个(用手指示装有2个糖果/贴画的格子)。那么你同不同意这个小朋友的分法呢?如果你同意的话就会分给你2个(同上指示),给那小朋友8个(同上指示);如果你不同意的话。你们两个就都得不到糖果/贴画了(将两个盒子从被试面前移开)。(说完指导语后,让儿童简单复述指导语中的规则,直到他们能够理解为止)那你同不同意呢?

    实验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方法对四次任务的顺序效应进行了平衡。

    3.2.4数据分析程序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

    3.3结果

    总体上,在备选方案为(5,5)时,儿童的拒绝率最高;在备选方案为(10,0)时,儿童的拒绝率最低,见图1。

    由于因变量为被试是否拒绝,属于非连续变量。故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分两个步骤分别考察在每种备选方案条件下不同年龄组儿童拒绝率的差异,以及各年龄组内儿童对不同方案拒绝率的差异。

    首先采用Kruskal Wallis-H非参数检验,考察在每种备选方案条件下各年龄组儿童拒绝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备选方案为(5,5)和(10,0)时,各年龄组儿童对提议者(8,2)方案的拒绝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当备选方案为(2,8)和(8,2)时,各年龄组对提议者(8,2)方案的拒绝率存在显著差异(p(2,8)方案=0.04,p(8,2)方案=0.02)。逐对比较表明,4岁儿童对必选方案(8,2)的拒绝率要显著大于6岁儿童(x2=6.24,p<0.05),而4岁与5岁、5岁与6岁之间差异不显著;当备选方案为(8,2)时,4岁儿童对(8,2)的拒绝率显著大于6岁儿童(x2=8.04,p<0.05),而4岁与5岁、5岁与6岁之间差异不显著。

    其次,采用相关样本非参数McNemar检验分析,考察各年龄组内儿童对不同方案拒绝率的差异。结果发现4、5、6岁儿童皆在备选方案为(10,0)时对提议者方案(8,2)的拒绝率要显著低于在备选方案为(5,5)时的拒绝率(p<0.05),但在其他备选方案的两两比较中,未发现显著差异。

    4讨论

    本研究在控制资源喜好性的基础上对4-6岁儿童进行了DG以及改进版mini-UG实验,更为有效的探究了儿童公平意图发展的关键年龄,丰富了公平意图的研究。研究所用的资源类型为贴画或糖果.与涉及儿童公平行为的许多研究采用的分配资源一致(Smith,Blake,&Harris,2013),且经检验有效。

    在本研究的DG任务中发现,4岁儿童和5岁儿童的出价不存在显著差异,而6岁儿童的出价显著大于4岁儿童和5岁儿童。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在独裁者博弈中的出价数量也呈上升趋势,这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一致(Harbauzhet al.,2003;Benenson,Pascoe,& Radmore.2007;崔莎,2012)。由于DG是一次性博弈。因此更能反映出被试的公平意图(Kahneman et al.,1986),之前的研究年龄组之间年龄间隔大,如Benenson等人(2007)研究发现在DG中4岁儿童给出的贴画数显著少于9岁儿童给出的贴画数量,从而得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多的公平利他行为,而忽视年幼儿奄之间的一个发展变化。因此本研究考察4-6岁连续的年龄段,由此推断出4-6岁儿童可能会出于公平意图的考虑而表现出公平行为,而5到6岁是一个关键期。

    本研究的mini-UG任务中,在备选方案为(5,5)与(10,0)时,4岁、5岁与6岁儿童在拒绝率上小存在显著差异,且4-6岁儿童在(5,5)时的拒绝率都显著高于(10,0)时。此结果与Sutter(2007)的mini-UG研究结果一致。在备选方案为(5,5)是在一个公平的备选方案下提议者选择一个不公平分配,被试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不公平意图;备选方案为(10,0)时,提议者没有将10个资源全部占为己有而显得相对公平,两种方案下提议者的意图明显。在这两种备选方案下,4-6岁儿童行为表现较为一致,由此表明4-6岁儿童都已能初步识别对方公平意图。 (董圣鸿 郑海林 王燕 余巧玲)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