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76804
4—8年级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内隐认知偏差(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3期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倾向,因而很容易出现一些认知偏差。比如自我服务或自我标榭自我提升,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章志光,1996)。本研究中被试对自己的认知总是积极于对同伴的认知。表现出了自我提升现象。自我卷入愈深。自我服务或自我提升的程度也愈高(章志光,1996)。本研究中,儿童的认知被置于了同伴关系中,而且IAT范式将“自我”与“同伴”放在一起比较,被试被牵涉到了比较对象中,因此自我卷入程度较深,更容易出现这种认知偏差。Endo、Heine和Lehman(2000)曾指出,社会心理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就是西方人容易过于不切实际地积极看待自己。实际上,这种现象可能存在普适性。Sedikides、Gaertner和Toguchi(2003)就提出自我提升的跨文化理论。世界上的所有人,无论其文化或性别如何,都需要积极地肯定自我,这种需求具有普遍性,时间和文化差异只是引发表现方式的不同。虽然也有人认为东亚人没有自我提升(Heine,2005),但许多人都坚信东方人与西方人一样会努力夸大那些对自己重要的品质(Sedikides,Gaertner,&Vevea,2007),自我提升在中国文化背景中亦有适用性(刘肖岑,桑标,张文新,2010)。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Emese,2010),人类对于外界环境中的消极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这种信息会得到优先对待和加工,而与此同时,人类又会不断忽视与自我有关的消极信息并高度重视与自我有关的积极信息。这对于我们指导改善儿童的同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儿童他们的认知存在偏差,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同伴互动中的现象,进行更为合理的归因,从而缓解因关系紧张而带来的不必要心理冲突和消极情绪。有人认为自我提升有助于个体自我系统的发展及人际关系的优化,同时还有利于人们在群体中获得成功和较高的社会地位(Sedikies & Skowronski,2009)。但作者认为,在单方面的自我评价中若表现出自我提升,可能是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但若在较熟悉的、直接的交往关系中表现出过分的自我提升,则可能并不利于交往行为的长期维系。自我提升动机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具有较大适应价值的心理内驱力(Sedikides & Skowronski,2009),具有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但对于儿童的同伴交往而言,则可能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4.2儿童同伴关系内隐认知偏差的年龄、性别特征

    已有的同伴关系认知研究表明,儿童的同伴关系质量、同伴地位随着年龄变化是有所变化的,社交自我知觉、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等也是受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的(Brendgen et al.,2001;周宗奎等,2005;赵冬梅等,2006;游志麒等,2013),而本研究中被试的认知特点并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另外,由于本研究中内隐认知包含对自我的评价和对同伴的评价双重成分,自我评价这一部分会与被试的自尊和社交自我知觉有很大关联,因而理论上讲,自尊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本研究的结果。儿童在由幼儿园入小学、小学人初中、初中升高中时,自尊水平都会有较大的降低(桑标,2009);整个初中阶段也不稳定,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自尊出现了一种下降趋势(张文新,2002);童年时期个体自尊水平较高,到青春期有所下降,女孩的自尊水平降幅大于男孩(桑特洛克,2010)。也有研究认为四年级开始大多数人的自尊是上升的且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于同辈关系和运动技能感觉都特别好(Zimmermann & Becker-Stoll,2002)。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自尊情况会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这种自尊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本研究的结果。此外,四、六、八年级正处于青春期过渡阶段,同伴关系的地位和重要性在发生变化,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可是这些变化同样没有影响到本研究的结果。刘肖岑等(2010)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提升朋友的程度高于自我提升的程度,女生优于平均效应的表现多于男生,高年级学生提升朋友的程度高于低年级学生。而本研究却发现,至少从小学四年级至八年级,儿童不但总是对自己的认知积极于对同伴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偏差的程度也不存在明显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也不显著。表现出一种共性。

    出现这一现象,可能与样本有关。他们是以大学生为被试,而本研究针对的是中小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方式的不同,他们采用的是外显研究,而本研究采用IAT测得的是内隐认知。社会认知具有非常强的内隐性。人们有时会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但有时并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或关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章志光,1996;Kruger,Windschitl,Burrus,Fessel,& Cham-bers,2008)。在内隐认知情况下,个体都是自我提升的,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对方是否是亲密他人关系不大。Alicke和Sedikides(2009)就认为,自我提升的一个典型特征就在于它的内隐性或无意识性。刘肖岑、桑标和窦东徽(2011)后来的研究也显示,内隐的自我提升表现在青少年早中晚期不存在年龄差异。正如前面所述及的,世界上的所有人,无论其文化或性别如何。都需要积极地肯定自我,这种需求具有普遍性。时间和文化差异只是引发表现方式的不同。在外显条件下,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各种表现会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差别,但在内隐认知条件下,儿童对自己和同伴的相对认知却不会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显著不同。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对同伴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可能都在发生变化,但对自己与同伴的相对认知却是不变的。

    Shrauger(1975)曾有区别地提出弱形式和强形式的自我提升理论。前者假定无论自尊水平如何,所有人都会同样地对正面反馈做出积极反应,对负面反馈做出消极反应;后者则假定低自尊者常因得到消极评价而更倾向于提高自我价值感,但也有研究发现高自尊者有更强的自我提升表现(Kobayashi & Brown,2003)。本研究条件下,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弱形式的自我提升理论。随着年龄的变化或者由于性别的不同,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关系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自尊会上升或下降,社交自我知觉也会上升或下降,但是,不管这些内容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是置于同伴关系中有比较对照,儿童的自我保护倾向是不变的,内隐的自我提升是不变的。当然,本研究采用的是横向研究,四、六年级中男生被试也明显少于女生,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仍有待进一步考察验证。另外,未来研究还应关注不同社交表现(攻击性的、受欢迎的、受拒绝的等)儿童的这种认知偏差。

    5结论

    本研究条件得出如下结论:(1)IAT研究范式下,四、六、八年级儿童的同伴关系认知中存在内隐认知偏差,儿童对自己的认知要显著积极于对同伴的认知,表现出了自我提升现象。(2)IAT研究范式下,四、六、八年级儿童同伴关系中内隐认知偏差的表现及程度均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 (王荣 桑标 李亚真)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