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76811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对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3期
     抑郁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p<0.05)。说明抑郁得分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并且,男女在抑郁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M=18.8,M=18.8,t=0.01,p=0.993)。

    3.2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得分的所有方面均与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表1)。说明自我差异得分越高,抑郁得分越高,验证了假设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32,p<0.01)。说明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抑郁得分越低。从而验证了假设2。

    为了验证假设3,我们检验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对于抑郁的交互效应。为方便研究,根据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分数对其进行分组,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个体(M自我效能=27.1,SD自我效能=5.8)称为“高自我效能感组”,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下的个体称为“低自我效能感组”。对自我效能感高低两组分别进行以自我差异得分为预测变量,以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的一元回归分析。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β=0.20,t=1.44,p=0.158),对于低自我效能感组(B=0.58,t=4.75,p<0.001)(图1,图表制作使用Jose’s 2013,ModGrpah程序)。说明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自我差异得分与抑郁得分之间的关系很弱,但对于低自我效能感组,抑郁得分随自我差异得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为了进一步检验自我效能感对于自我差异产生的抑郁的调节效应,我们遵循温忠麟等人的建议(温忠麟,侯杰泰,张雷,2005),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第一步,以标准化后的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为预测变量,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二步,以标准化后的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得分和两者的乘积为预测变量,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2)。第三步,进行交互效应的检验(表3)。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对于抑郁的主效应都显著,且交互效应显著。第二步中。乘积项回归系数显著(t=2.86,p<0.01),AR2变化显著(大约13%),因此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显著。说明随着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增高,自我差异得分与抑郁得分间的关系强度减弱。即自我效能感得分高的个体更不容易产生由自我差异引起的抑郁。

    4讨论

    4.1青少年年龄,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抑郁之间的关系

    首先,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验证了Ferguson等的结果(Ferguson et al.,2010)。Hatter等人使用Fischer的新皮亚杰主义来解释这一现象。根据这种理论,青少年早期的思维特点在于“单一的抽象”能力,在其中一个人可以建构基本的,抽象的自我描述符。这种能力限制了他们自我描述的复杂性程度。到青少年中期,认知发展的结构允许个体去发现自我表征中冲突的属性,但是此时他们尚不具备足够的认知整合技能去应对内部的自我矛盾(Harter et al.,1997;Halter&Monsour,1992)。

    其次。如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的那样,抑郁水平随着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Hig-gins,Klein,& Strauman,1985;Martian et al.,1998)。根据自我差异理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一个人自己的立场来看,他目前的现实属性状态与他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之间没有匹配。因此人们认为他们自己的希望或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这种差异象征着积极结果的缺失(Higgins,1987)。

    最后,作为本研究原创部分的结果证明了,自我效能感可以调节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感是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前者是对于自我实现中客观存在的困难程度的判断,后者是对于自己能够克服这种困难的主观信心。抑郁水平会随着对于客观难度的判断(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会随着克服困难的主观信心(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我们推测,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并不认为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完全意味着积极结果的缺失,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缩短这种差异,从而获得积极的结果。因此自我差异对于他们造成的影响很小。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认为自己无力克服自我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从而将会失去积极的结果,最终造成抑郁。

    4.2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的研究的价值之一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内部一致性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基本地重要的”这种观念。自从Lecky(1945)将自我一致性的观念变成一种流行之后(Leeky,1945),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多个侧面论证了自我的多个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对于个体心理调节的重要性(Donahue,Robins,Roberts,& John,1993;Festinger,1957;Homey,1950;Rogers,1961)。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的不同表征之间的差别对于个体所造成的伤害因人而异,对于某一些个体所造成心理上的损害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如在我们的研究中,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自我差异几乎不会造成抑郁。并且我们可以进一步大胆地假设自我差异并不只有导致抑郁情绪的消极作用,而是很可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它的存在,使得个体意识到自我实现的道路的艰辛,从而将其视为一种威胁,给个体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扰;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差异将会被个体视为一种挑战,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些设想都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证实。

    4.3缓解自我差异造成的抑郁的建议

    对于缓解自我差异导致的情绪问题的方法,Higzins(1987)已经从逻辑上提出了三个建议。分别是①通过改变个体的现实自我概念来缩减自我差异。②通过改变理想(或应该)自我概念来缩减自我差异。③通过改变自我差异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来实现这一目的(Higgins,1987)。具体地说。应用在青少年身上,我们应当: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现实自我,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避免产生自卑心理;设立恰当的理想自我,鼓励青少年设定切实可行的理想和目标,最好可以为自己设定分阶段的目标(短期,中期,长期),这样有利于看到努力的成果:对于那些对自我差异过于敏感的青少年,尽量使他们避免接触到环境中使得他们感到理想实现无望的线索,从而降低自我差异的可接近性,减少抑郁的发生。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也提出了新的建议。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来抵御自我差异造成的抑郁伤害。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起(Bandura,1977)。具体地说,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应当做到:让他们亲身体验目标实现的成功:向他们展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他人的事迹作为榜样示范;向他们讲解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最终实现目标;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他们经常处于愉悦的身心状态,从而增加他们缩减自我差异的信心。

    5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青少年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抑郁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理想-现实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升高;(3)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降低;(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调节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即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现实-理想自我差异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速度随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 (祖雅桐 杜健)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