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316465
任务框架和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1期
     摘要 实验运用金钱博弈任务,从行为上探讨了社会距离与任务框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ERP技术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正性框架下自我決策时风险选项选择率显著高于为他人决策;负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择率显著低于为他人决策;社会距离所诱发的N350、P300和LNP等晚期成分波幅出现明显的分离。N350和LNP成分主要与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冲突抑制有关,主要表现为为陌生人决策会诱发负走向较大的N350波幅和LNP波幅,而对于正走向的P300成分则发现为朋友决策时的波幅较大。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影响决策中的再评价过程。

    关键词 框架效应,社会距离,事件相关电位,风险决策。

    分类号 B842.1

    1引言

    Tverskv和Kahneman(1981)首次提出框架效应: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有不同反应的现象(罗寒冰,徐富明,李彬,张慧,郑秋强,2014)。表述不同,即使期望值相同也会引发不同的选择结果,即不同的任务框架必然会对个体的风险决策产生影响。在“亚洲疾病问题”中,Tversl(y和Kahneman发现,选项中出现正面描述词(例如:生还)时被试倾向于回避风险,选择确定方案200人将会生还;而出现负面描述词(例如:死亡)时被试倾向于风险寻求,选择冒险方案1/3可能性600人全部生还,2/3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Tversky&Kahneman,1981;Levin,Schneider,&Gaeth,1998)。Levin和Gaeth(1988)的研究中也发现了框架效应:当牛肉被描述成“75%瘦肉”时的选择率比描述成“25%肥肉”时的选择率高。此外,研究者又发展出了经典的金钱赌博任务(De Martino,Kumaran,Seymour,&Dolan,2006),同样也发现了框架效应的存在。在行为决策中,个体主要会根据风险率计算期望值从而选择有利的利益方案,而框架效应的出现,仅仅是语言描述上的不同,这其实违反了行为决策领域中期望价值理论(expectedutilitytheory)的恒定性原则(invariance principal)(段锦云,王重鸣,2010),那么框架效应为什么会存在?

    国内外学者纷纷对此“异象”做出了解释。Kahneman等人的前景理论认为:根据价值函数,个体对损失比对获益更敏感,存在损失厌恶(10ssaversion)效应,即个体在面对损失时的失落程度大于获益时的愉悦程度,在编码阶段,个体将正性描述置于获益位置,而将负性描述置于损失位置,因此出现了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现象。Ganegoda和Folger(2015)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将前景理论与公平理论相结合,认为个体的公平感知并不仅仅依赖于对精细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公平原则的坚守,同时将框架效应的研究拓展到了组织层面。对于框架效应的解释除了经典的前景理论,Brainerd和Reyna(1990)提出了模糊痕迹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有两种信息加工方式

    字面加工(verbatim processing)和要义加工(gist processing),决策过程中个体更倾向于对模糊信息进行直觉的要义加工。段锦云、王重鸣和田晓明(2013)以创业风险决策为背景,发现模糊痕迹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力最佳。此外,双加工模型认为加工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段锦云和王重鸣(2010)对框架效应的认知加工进行了脑半球定位研究,发现右脑激活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框架效应,而Sperry的裂脑人实验表明,右半球主要以整体方式加工信息,在形象思维和情感知觉等方面优于左脑。

    前人在风险决策领域对框架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此后,研究发现在不同任务框架下,决策对象不同,个体的冒险程度也会受到影响。Bar-Anan,Liberman和Trope(2006)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确定了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空间距离和概率距离,并且进一步发展了他们(1998)在研究时间距离维度中提出的解释水平理论:个体对相同问题的解释加工依赖于其心理距离上的远近程度:心理距离远的客体或事件个体倾向于采用高水平建构,而心理距离近的客体或事件则倾向于采用低水平建构(牛忠辉,蒋赛,邱俊杰,申之美,张锋,2010)。整合前人对社会距离的定义:自我与他人、朋友与陌生人、群体内成员与群体外成员、相似的人与不相似的人之间的差异均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距离,前者被知觉为近距离的对象,后者则被知觉为远距离的对象(Liberman,Trope,&Stephan,2007;牛忠辉等,2010),本研究中将社会距离定义为三个维度:自己、朋友、陌生人。其实在此之前,前人已经对社会距离影响风险决策及框架效应做出了一些解释,例如Wallach和Wing(1968)提出了风险即价值假设,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冒险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质,而且自身比他人更具有这种品质,该假设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决策时自我比他人更冒险。McElroy和Seta(2003)在对社会距离的研究中发现,系统分析式的加工方式比整体启发式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因此个体在面对与自身高相关的任务时,倾向于采用系统分析式的加工方式,而在面对与自身低相关的任务时,倾向于采用整体启发式的加工方式,后者的框架效应比前者更显著。刘永芳等人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得失情境下自我一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被试为他人决策比为自我决策更冒险,损失情境下比得益情境下更冒险(段婧,刘永芳,何琪,2012;陈海贤,何贵兵,2014;刘永芳等,2014)。鉴于此,他们提出了“自我提升假设”(self-promotionhypothesis),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人比自己更看重得失,在现实生活中更患得患失。解释理论提出后,徐惊蛰和谢晓非(2011)以此为基础,考察了自己决策与为他人提供建议的差异性,发现相比于后者,人们在进行自我决策时更偏向于选择可行性高的方案。陈海贤和何贵兵(2014)采用三个实验分别研究了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以及概率距离)对跨期选择与风险选择的影响,发现三个实验的结论一致,心理距离越远,被试在跨期选择中越倾向于选择延迟选项,而在风险选择中更倾向选择风险选项。 (刘耀中 刘敏 彭滨)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