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316470
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1期
     摘要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

    分类号 B848

    1引言

    创造性思维被视为创造性的核心(Krumm,Lemos,&Filippetti,2014;孙鹏,邹泓,杜瑶琳,2014)。个体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一直是创造性研究的重要领域(Hughes,Furnham,&Batey,2013),其中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

    Kirton(2003)的适应创新认知风格理论(adaption-innovation cognitive style theory)提出了适应创新这一对认知风格,作为对传统的场依存一场独立等认知风格的补充。适应认知风格的个体喜欢用现有的方法和体系来解决问题,他们较为关注方案的“有用性”,在进行创造活动时,常常采取“同化”的行为策略,主张基于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创新认知风格的个体则往往忽视现有的方法,倾向于寻找新异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他们较为关注方案的“独特性”,在进行创造活动时,常常采取“顺应”的行为策略,主张打破原有的思维范式,寻求新颖的解决方式。由于适应-创新认知风格指个体所偏好使用的创造性表达方式,因此又被称为“创造性认知风格(creative style)”(Isaksen&Dorva’l,1993;Hartlev&Plucker,2012)。创造性认知风格包含创新性(originality)、效率性(efficiency)和规则性(rule)三个维度。创新性指个体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善于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考虑问题、富有挑战精神和冒险精神;效率性指個体谨慎、细致、持久性强、善于在常规工作中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注重细节和正确率;规则性指个体乐于遵守规则、服从性强、不善于打破常规。适应认知风格与创新认知风格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们对“改变”具有不同的偏好(Kirton,2003),适应风格者无法容忍过度的改变,而创新风格者则无法容忍固守常规。

    关于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适应创新认知风格理论认为,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不相关(Kirton,2003),换句话说,不论适应风格者还是创新风格者,都可能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只不过他们在进行创造活动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一论点,如Kirton(1978)发现,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无显著相关,Gerhardt和cashman(1980)也报告,创造性认知风格与远距离联想测验之间仅呈微弱相关。但也有研究报告了相反的结果(Ee,Seng,&Kwang,2007;Phelan&Young,2003;Puccio,Talbot,&Joniak,2000;罗瑾琏,杨玉智,2009),这些研究均报告,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关系密切;与适应风格者相比,创新风格者具有更高的流畅性(Puccio et a1.,2000)、变通性(Gelade,1995)、独创性(Gelade,1995)和冒险性(Ee et a1.,2007)。Puccio,Treffmger和Talbot(1995)认为,创新风格者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性思维所不可或缺的,而适应风格者的某些特质则会抑制创造性思维。总之,关于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迄今仍存在争论(Hartley&Plucker,2012)。

    创造性人格(creativepersonality)最初由吉尔福特提出,指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很多人格特征都对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Hughes et a1.,2013;李西营,刘小先,申继亮,2014),这些人格特征包括冒险性、探索欲、想象力、挑战性、开放性、直觉力、怀疑性、坚持性、内部动机、模糊容忍性等(Cheng,Kim,&Hull,2010)。总的来说,尽管也有研究结论指出,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思维并不具有预测作用(Hailer&Courvoisier,2010),但大多数研究都支持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影响。而且,也有研究者认为,即使创造性人格不能预测创造性产出,但亦能引发更多的创造性行为(Sternberg&Lubart,1995)。

    综上所述,关于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已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结论,且已有研究虽然考察了创造性认知风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然而并未涉及到这些影响究竟通过怎样的途径而发生,因此,这一问题尚具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如前文所述,文献表明人格因素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影响(Hughes et a1.,2013;李西营等,2014),而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大五人格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开放性上得分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创新认知风格,而在宜人性和责任感上得分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适应认知风格(Kwang&Rodrigues,2002;vonWittich&Antonakis,2011);且Kirton(2003)提出的适应创新认知风格理论也指出,不同风格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适应风格者倾向于具有谨慎、细心、胆怯、高自我怀疑、反对冒险和教条主义的特质,而创新风格者倾向于具有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坚定自信、低自我怀疑、敢于冒险、勇于尝试的特质。可见,创造性认知风格与个性特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结合创造性人格探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我们假设,创造性认知风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有可能是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而发生的(见图1)。 (张洪家 汪玲 张敏)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