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316300
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假装表征、模仿性假装和欺骗性假装的认识(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1期
     4讨论

    4.1本研究对假装实验的改进

    改进一:在本研究中,为了排除被试把故事人物的心理表征与自己的心理表征相混淆,设计了被试的生活经验中没有的事物和特征,如,生活在从前的,海底中会“斜着爬”的海怪“沙贝”。同时,又对应设计了符合儿童生活实际的“吃萝卜”故事。用这两个实验进行比照,来考察儿童理解假装与心理表征的关系。

    改进二:本研究认为,假装有模仿性假装,这是儿童假装游戏的典型特征;还有欺骗性假装,这是生活中更常见的成人和儿童进行假装的目的。因此本研究的实验二,便加入了对模仿性假装和欺骗性假装的考察,以深入探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4.2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假装表征、模仿性假装及欺骗性假装的理解情况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9岁后的聋童才能正确认识该实验的两个问题(本研究未选取5岁以上的正常儿童,因此尚不知正常儿童通过这些问题的年龄,这是我们以后的研究需要补充的内容),年龄低于此的聋童及3-5岁的正常儿童皆难以达到,表现为既无法理解假装的表征特性,也无法认识到模仿性假装的本质。实验一是判断被试是否真正理解假装本质的,可见,3-5岁的正常儿童及9岁前聋童的认识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实验二也设置了与实验一同类的两个问题,结果表明3岁的正常儿童和聋童从7岁起皆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说明这两个问题较实验一的简单。同时,正常儿童理解假装表征的年龄比Lillard(1993)认为的6岁以后、雷怡和李红(2007)用改进后的Moe实验得出的5岁、以及Richert和Lillard(2002)认为的8岁都要早。正常儿童认识模仿性假装的年龄与王桂琴和方格(2003)的研究一致。

    由此可见,儿童对假装表征的理解受到其自身的知识及事物外在特征的影响。与其生活贴近的内容及事物特征(如实验二)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推己及人的形象思维和判断,儿童理解这类问题比较容易。而与儿童的经验难以匹配的事物(如实验一,虽然儿童看的动画片中可能有与此类似的虚拟事物,但这类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由于它们与低龄儿童的思维和想象主要是依赖于具体事物的特点不相一致,故而儿童理解它们的难度增加了,低龄儿童难以达到正确认识。

    王桂琴、方格和杨小冬(2003)曾假设,儿童对假装的认知可能是逐渐发展的,由对自身假装的认知发展到对他人假装的认知,或由对他人假装的认知发展到对自身假装的认知再发展到对他人假装的认知;由对假装外部特征的认知到对内部特征的认知。把知识、意图和外在特征整合起来进行假装,是成人才能达到的水平。但本研究发现,9岁后的聋童已能正确理解这类问题,说明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并没有那么迟。由此推论,儿童在可以借助自身经验的情况下,其理解假装的年龄较早;而在无法利用自身经验,必须根据假装的本质特性来认识假装时,儿童达到的年龄较晚,一般3-5岁的正常儿童和9岁前的聋童都难以做到。因此,儿童能进行一般的假装游戏与真正认识到假装的表征特性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这又影响到儿童对模仿性假装的认识。

    实验二中问题5的结果显示,对于欺骗性假装,大多数5岁正常儿童和7岁以上的聋童已能正确认识。结合问题3和4的分析表明,在这种儿童熟悉的假装问题情景中,正常儿童对模仿性假装的认识(3岁)要早于对欺骗性假装的认识(5岁),而聋童则是同步的(都是7岁)。这验证了本文引言中提到的儿童对假装外显形式的认知早于内隐成分的认知的假设。

    Lillard认为(1996),儿童在把心理作为表征之前就参加了假装,他们的假装概念中是没有包含诸如知识和意图等心理特征的。由此可以推论,儿童在理解假装时,其认识意图的作用(例如欺骗成分)可能要迟一些。王桂琴和方格(2003)的研究也证实,大部分3岁儿童能辨认假装,但对假装的推理到5岁才逐步形成。同时,一般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其理解欺骗的基础。由于正常儿童通过错误信念问题的年龄是4岁左右,因此他们理解欺骗性假装有可能是4岁以后了。对于聋童而言,其理解错误信念的年龄较正常儿童迟,因此他们理解欺骗性假装的年龄也要迟一些。由于缺乏有关中国聋童被试理解错误信念的研究报告,因此我们尚不知道中国聋童对欺骗性假装的认识与其错误信念认识之间的关系。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儿童对假装的认识可能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是能够对假装和事实加以区分,即具备了间接表征的能力,表现为能分辨和开展模仿性假装;第二个水平是正确认识到假装的实质是一种心理表征,即具备了构成心理理论基础的元表征能力,同时认识到假装活动受到意图、知识和外显形式的影响。如此看来,本研究发现的儿童认识假装的不同内容的年龄差异正反映出他们心理理论发展在内容上的多层次性。

    4.3聋童与正常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

    陈友庆和郭本禹(2006)曾经设问聋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没有关键期。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聋童对假装的认识既有发展的起点年龄,又有认识的转折点年龄,因此可以认为,聋童理解假装是有关键期的。从通过假装任务五个问题的被试的最低年龄看,聋童与正常儿童基本相同。在到达正确理解的年龄上,聋童略有滞后。实验二中,聋童理解假装表征问题和模仿性假装比正常儿童晚4年左右,理解欺骗性假装晚2年左右。实验一中,聋童理解假装表征的本质在9岁左右。因此可以推测,虽然聋童认识某些心理理论问题是滞后的,但其正确理解这些问题的起点与正常儿童可能是一致的,而且发展的趋势也是相似的,其达到的程度也可以与正常儿童一样。

    以往的研究认为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要比正常儿童滞后很多,本研究则发现这种滞后并非太大。其原因,可能是前人的结论多是用错误信念任务而非假装任务做的比较,因此对于聋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对话、更多的社会联系以及受教育的推迟,聋童的发展确实要滞后一些,但他们的心理理论仍可能有其优势的发展内容,并不是每个内容都落后很多,这也许和他们特有的行为特点和认知特点有关。

    4.4聋童假装理解的影响因素

    表2表明,5-12岁的手语聋童对大多数问题的回答好于口语聋童。Courtin和Melot(1998)的研究就发现手语聋童比口语聋童更可能在心理理论任务中成功。他们认为,聋童对手语的使用,会提升他们的视觉观点采择技能,这种技能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先驱。我们认为,本研究中手语聋童表现较好,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这些聋童被试大部分已入小学,其课堂教学、同伴交流中手语的使用比在家庭和聋儿康复中心中要频繁、规范得多,因此他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和交流也会更多,且用手语表达和理解更深入。此外,由于手语的内涵要比口语简单些,因此有这种可能:主试在讲述故事、操作实验时,用手语表达得更直接、简略,这也许把那些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时特有的意蕴简化或省略掉了,但这也会使得手语聋童的理解水平提高了。

    表6显示,父母会手语或父母是聋人的聋童的假装理解成绩好于其他聋童。许多研究也表明,前一类聋童在心理理论发展上要优于其他聋童(参见陈友庆,郭本禹,2006),这主要得益于聋童可以与父母进行一些撇开具体事物的有关心理主题的交流,而父母对问题的认识是深入、透彻的。但表6并未显示兄弟姐妹的特点对聋童理解假装有显著地影响,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太一致。例如Woolfe等(2003)发现,聋童的心理理论理解过程与他们积极的同胞关系相关,这种关系能让聋童更多地接触人们内在信念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知识。我们认为,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皆是在聋儿康复中心或聋人学校学习的聋童,他们吃住在学校里,天天与同学一起学习、玩耍和陪护,大家整天进行各种交流,这就等同于兄弟姐妹的关系。因此,有无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是否聋人或会否手语这些因素,对这些长期在集体中生活的聋童来说,作用已经不明显了。

    5结论

    本研究表明,低龄正常兒童和聋童还难以真正理解假装表征;聋童对假装的认识比正常儿童滞后2-4年,但发展趋势相似;聋童自身的手语水平及其父母的手语水平是影响他们理解假装的主要因素。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