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316308
医患沟通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1期
     实验材料为根据真实情况改编的一个故事,描述了患者李阿姨在两位医生(张医生和王医生)处就医的经过。故事共1160字,40个句子,其中16个句子与医生刻板印象有关,刻板印象积极句子(Positive Sentence,PS)和刻板印象消极句子(NegativeSentence,NS)各8个。其余的句子与刻板印象无关,其作用是用来构造故事。

    故事结构:参照Kashima介绍的方法(Kashima&Yeung,2010),本研究故事材料包括两个结构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故事图式,第二个要素是因果链。故事图式主要包括6部分:故事背景,事件开始,反应,尝试,结果与结局。故事背景部分为主人公的背景资料介绍;事件开始部分为事件的发生;反应部分为主人公对事件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尝试部分为主人公为解决问题做出的努力;结果部分为主人公努力的初步结果;结局部分为主人公对事件最后的评估,或心理行为反应。除了故事背景和结局部分,故事其余4部分包含等量的Ps和NS。第二个要素是因果链,即在故事中贯穿故事始末的一条主线。可以组成因果链的信息即为核心信息(Central Zone,CZ),其余的为次要信息(Peripheral Zone,PZ)。核心信息与故事的发展有因果联系,起主要作用,是故事情节的基础;而次要信息则是相对不重要、用来承上启下,使故事完整。相比较而言,次要信息更容易被遗忘。核心信息和次要信息被分配到除了故事背景和结局的其余四部分中。此外,PS和NS被平均分配到核心信息区和次要信息区中。

    材料编辑过程如下:

    (1)通过对公众和患者群体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到医生刻板特质词共409个;

    (2)采用德尔菲分析法对刻板特质词进行语义分析,将语义一致的词语合并,删除语义不明(例如:眼神深邃)和不能反应医生职业角色评价(例如:高大帅气,身体健康)的词语,得到刻板特质词共76个;

    (3)随机抽取患者(n=3 9 5)和公众(n=403)对特质词的符合程度进行5级评分,从1到5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对特质词的评价平均得分高于3表示该特质词属于医生的刻板印象内容,这样得到了33个备选特质词;

    (4)根据筛选出来的词语,结合现实情况,编辑故事材料。

    实验材料的预测与修改过程如下:

    随机抽取15名住院患者和15名公众对故事中16个刻板印象句子分别进行典型性5级评分,判断是否属于医生的典型行为,从1到5表示从“非常不典型”到“非常典型”;然后进行效价5级评分,从1到5表示从“非常消极”到“非常积极”。对没有达到显著性要求的句子进行修改。结果显示,16个句子在典型性评价平均得分均大于3,p<0.001;在效价评价上分别处于量表的两端,M<2.5或M>3.5,p<0.001。

    请两位有写作和评价故事经验的文学院研究生对故事中所有句子是主要信息或次要信息进行判断,两者判断的一致性系数为0.90,经讨论后达成一致。

    2.3实验程序

    采用2(组别:高沟通频次组/低沟通频次组)×2(句子效价:积极/消极)×4(系列位置: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和系列位置为为被试问因素,句子效价为被试内因素。两组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各自的再生链位置上。参加过实验预测的被试都没有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的程序是:被试接受口头指导语、阅读书面指导语、阅读故事、分心任务、复述故事、将复述故事打印出来提供给下一个被试。首先实验主试人员口头给被试说明实验指导语,确保被试清楚实验过程,消除疑虑和紧张,其次给被试呈现纸质指导语。为了防止被试的猜测干扰实验效果,告知被试此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人际沟通能力,让被试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故事讲述清楚。然后给被试呈现纸质的故事材料,让被试看2遍,以确保被试看懂。被试看完之后,把材料交还实验主试,接着完成一个时间为5分钟的分心任务(大学生被试在电脑上玩一个晋级类游戏,住院患者完成一个图形匹配或脑筋急转弯游戏),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试对材料进行复述和记忆。分心任务完成之后,被试口头复述故事并录音。最后主试对结果进行整理(只对句子中语法错误进行修正)并制作成标准化的材料,呈现给下一个被试,依次类推。

    3研究结果

    3.1再生句子的编码

    再生故事的编码由两个编码者分别独立完成。一位编码者是研究者本人,知道实验目的和假设;另一位编码者对实验目的和假設完全不清楚。两者之间的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0.92,p<0.001。在此基础上,两位编码者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编码记录事项:再生的故事被分为一个一个的句子,并记录为旧句子(原文中有的)还是新句子(原文中没有被试自己造出来的)。句子在再生的过程中是否由PS(PS表示积极句子,下同)变为NS(NS表示消极句子,下同),或者由NS变为PS。再生句子不必逐字重复,只要大致意思一样即可认为是再生。再生句子按照效价被分为PS还是NS。按照重要程度分为是CZ还是PZ。

    3.2刻板印象信息的再生量

    对刻板印象信息再生量进行2(组别)×2(句子效价)×4(系列位置)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中组别和系列位置为被试间变量,句子效价为被试内变量,被试年龄为协变量。结果显示,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71)=7.21,p=0.009,η2=0.09,低沟通频次组的再生量显著高于高沟通频次组。系列位置的主效应显著,F(1,71)=17.75,p<0.001,η2=0.43。由图l可以看出,从第一个位置到第四个位置,两个群体和两种效价的信息再生量都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效价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F(1,71)=8.73,p=0.004,η2=0.1l;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效价在低沟通频次组水平的效应显著,F(1,38)=4.49,p=0.048,NS的再生量显著高于PS;在高沟通频次组水平的效应不显著,F(1,38)=1.70,p=0.209,PS和NS的再生量无差异。其他效应均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王沛 尹志慧 罗芯明 叶旭春 柏涌海)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