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315463
自我损耗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2期
     摘要探讨抵制诱惑范式在儿童自我损耗研究中的应用,并研究自我损耗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采用双任务范式,任务一为抵制诱惑,任务二为7个连续的分享任务,记录被试分享的数量以及分享的优先性。随机选取某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共182名儿童,其中有效被试144人。结果表明:与以往研究一致,儿童分享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且所有被试均表现出较强的利己分享倾向;抵制诱惑范式能够有效启动儿童的自我损耗状态,自我损耗抑制儿童分享中的利他倾向,即损耗组被试在分享任务中表现出更强的利己;自我损耗对小班和中班儿童的利他分享影响较大,对大班儿童在分享行为中的利他倾向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自我损耗,学前儿童,分享行为。

    1问题提出

    自我控制,也称为意志力,是人类的本质特质之一(Inzlicht&Schmeichel,2012),它是指个体有意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使其与自我和他人期望相匹配的过程(Kopp,1982)。自我损耗概念源于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和Tice(1 998),Baumeister,Muraven和Tice(2000)提出的资源模型,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内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而个体发出的自我控制行为会消耗这些有限的资源;(2)可用的资源越充足,个体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越好;(3)这种资源是通用的,即所有形式的自我控制行为消耗同一种资源,即使前后任务分属不同领域;(4)资源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即自我控制资源有着与肌肉力量类似的消耗和恢复过程;(5)资源的多少并非一成不变,虽然在运用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削弱,但随着不断的实践和锻炼会变得越来越强(Lurquin et al,2016)。个体执行自我控制行为而导致的资源缺失或耗尽状态,叫做“自我损耗”;当资源不足而导致个体自我控制下降甚至失败的现象,即“自我损耗效应”,也叫“自我损耗的后效”(高科,李琼,黄希庭,2012;Baumeister,Vohs,&Tice,2007)。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损害其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个体对冲动性消费的控制(Vohs&Faber,2007)、情绪更易失控(Schmei-chel,Vohs,&Baumeister,2003)等。国内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自我损耗会显著降低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袁冬华,李晓东,2012)、促进冲动性决策(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沈汪兵,2014)和冒险行为(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2014)等。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别人的行为,例如安慰或救助某个痛苦的人,与人合作、帮助别人实现某个目标等(谢弗,2012)。分享是个体愿意与他人共享资源的一种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儿童在2-3岁开始表现出真正有意义的分享行为(Brownell,Svetlova,&Nichols,2009)。个体本能是自私的,需要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将自己的利益分享给他人(Martinsson,Myrseth,&Wollbrant,2012),当自控失败时,个体自私自利的内部冲动就会显现出来(Gino,Schweitzer,Mead,&Ariely,2011)。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更多表现出说谎、欺骗、粗鲁等不礼貌行为(DeBono,Shmueli,&Muraven,2011),减少假设情境中的助人意愿(Dewall,Baumeister,Gailliot,&Maner,2008)和利他惩罚倾向(Crockett,Clark,Lieberman,Tabibnia,&Robbins,2010)。任俊等(2014)研究自我控制资源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发现,自我损耗使个体表现出更少的利他行为,且在分配决策中明显远离公平而趋向利己。现有关于自我损耗及其后效的研究大多关注青少年或者成年人(大学生),鲜有关于损耗后效对儿童甚至是幼儿影响的研究。Kopp(1982)指出自我控制最早出现于个体12-18个月之间,随着大脑的逐步发育,特别是前额叶的发育完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强(Koehanska,Murray,&Harlan,2000)。从理论上讲,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处于损耗状态,越小的个体自我调控水平越低,越容易发生自我损耗,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会越大。综上,本研究目的之一在于扩大自我损耗研究中被试的年龄范围,以获得关于自我损耗及其后效更为一般性的研究结论。

    关于自我损耗研究最经典的就是Carver和Seheier(1982)设计的双任务范式(dual-taskparadigm),即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先后进行两项不相关的、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在第一个任务中,损耗组被试完成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而控制组被试完成一项相似但不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对比两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表现来评价自我损耗的程度或效果。与控制组相比,处于损耗状态的实验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表现会较差。自我损耗的启动范式通常包括抵制诱惑、分心控制(Stroop任务)、思维抑制、情绪调节等。根据被试特点,考虑学前儿童在理解力和识字能力上的局限,本研究选取抵制诱惑范式来引发儿童的自我损耗。

    抵制诱惑即个体为遵循某种规则而进行自我控制以克服本能冲动。Kahan,Polivy和Herman(2003)、Dewall,Baumeister,Stillman和Gailliot(2007)以及Vohs和Faber(2007)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克服自己的欲望和本能冲动需要个体付出忍耐和更多的自我控制。在Baumeister等(1998)的一项研究中,损耗组被试由于抵制新烤巧克力饼干的诱惑,导致其在随后难题挑战任务中的坚持性下降。抵制诱惑是自我损耗研究的经典范式,被引量超过1300次(Inzlieht&Sehmeiehel,2012)。在本研究中,對“饼干”的欲望是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本能冲动,而克服这一本能冲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儿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倾向,使行为表现符合外界要求的自我控制过程。综上,本研究的又一目的,即探讨抵制诱惑范式在儿童自我损耗研究中的有效性。 (付聪 韩仁生)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