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315293
自我控制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2期
     4.1自我控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价值取向的中介作用

    当前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控制能够单独通过价值取向对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29%。即,较高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增强其关注他人的倾向性,进而提升其对他人的信任水平。价值取向是个体对相依情境中互动双方利益分配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程度,往往被视为相依情境中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张振等,2014)。自我控制能力较高的个体往往也更倾向于关注他人的利益与幸福(Balliet&Joireman,2010),更在意双方合作所产生的长远利益或社会意义,进而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倾向和信任水平。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宽恕行为、公平等亲社会行为,且价值取向可以调节两者的关系(Balliet&Joireman,2010;Evans,Dillon,Goldin,&Krueger,2011)。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价值取向在自我控制与人际信任间起着不完全中介作用。

    4.2自我控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认知共情的中介作用

    当前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控制能够单独通过认知共情对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7.17%。即,较高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认知共情能力,进而对其人际信任产生促进作用。从他人观点看待事物的能力(即认知共情)已经被认为是社会认知系统的一种核心加工过程,是个体具有良好日常社会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Fett et al,2014)。自我控制能力较高的个体往往也更倾向于采用理性的观点看待问题,更善于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进而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双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共情能够通过建立自我控制与认知控制系统的关系而促进个体信任行为,其中认知共情主要源自于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长远利益的追求(Evans,200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正确理解并获知他人的意图与想法,因此高特质自我控制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更高的认知共情,更善于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以期获得更有利于双方的共赢结果,最终也会提升自身的人际信任水平。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够显著预测攻击行为等反社会倾向性,且共情能够调节两者的关系(Sheehan&Lau-Barraco,2016)。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认知共情在自我控制与人际信任之间起着不完全中介作用。

    4.3自我控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价值取向一认知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当前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控制可以通过增强个体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程度,进而提升其对他人想法的理解与把握,最终提高其整体的人际信任水平,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2%。即,大学生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价值取向越高,往往更善于理解与把握互动同伴的想法与感受,进而对其人际信任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如前所述,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往往更在意互动同伴的利益,更愿意实现双方协作共赢的目标,而这些对人际协作共赢的追求也会增强其对互动同伴意图与想法的理解,促使其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与想法,诸如对方是否会选择互惠,如何看待自身的信任水平等,最终提升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有研究者强调自我控制往往要与利他关注等亲社会倾向发生关系才能促进人际信任行为(Balliet et al,2011;Evans etal,2011)。且有研究已經发现价值取向能够通过认知共情来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Derks et al,2015)。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价值取向和认知共情在自我控制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5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我控制、价值取向、认知共情和人际信任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自我控制、价值取向、认知共情均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价值取向和认知共情在自我控制和人际信任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董军 付淑英 王洋 李璺宇 杨绍峰 齐春辉)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