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质人格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冲动性与人际困扰的双重中介(2)
冲动性作为一种消极人格,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它是网络成瘾、手机成瘾行为和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的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行为存在密切关系,且低自我控制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行为(Lee,Chang,Lin,&Cheng,2014)。其它研究还发现,冲动性人格对问题性的手机使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如,有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冲动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冲动性可以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Billieux,Philippot,Sehmid,Maurage,De Mol,&van derLinden(2015)。最近的一项研究还发现,高冲动性与高神经质和高外向性共同对智能手机成瘾行为有重要预测作用(Roberts,Pullig,&Manolis,2015)。梅松丽、柴晶鑫、李娇朦和王凌燕(2017)在探讨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关系时,也发现具有高冲动性特质的个体更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揭示了冲动性人格对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Wu,Cheung,Ku和Hung(2013)以277名澳门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冲动性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发现高冲动性人格特质对社交网络成瘾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最近Billieux,Maurage,Lopez-Fernandez,Kuss和Griffiths(2015)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合,提出了用于解释智能手机乘以行为的模型,模型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过度寻求慰藉路径,例如不安全依恋、社交焦虑等,这条路径驱动个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于并获得心理慰藉;二是个体的冲动控制路径,例如,冲动性、低自控力等,这条路径使个体产生各种问题性手机使用症状;三是外向性人格路径,外向性人格使个体有强烈的意愿去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与他人建立广泛的社交联系。正如Billieux等人提出的整合模型,第二条路径就是冲动控制路径,表明冲动性在对成瘾行为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上述文献研究来看,冲动性作为一种消极人格,对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等均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那么,冲动性是否加剧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
除了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技术性使用产生影响外,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大多数成瘾倾向者都存在社会交往问题,个体之所以过度寻求网络或手机的使用,主要的动机是寻求积极的社会交往需要(Epkins&Heckler,2011;Hames,Hagan,&Joiner,2013)。正如Billieux,Maurage,Lopez-Fernandez,Kuss和Griffiths(2015)提出的整合模型,第一条路径就与社会交往关系建立和发展有关,模型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和社交焦虑等都与手机成瘾行为有关,这种过度寻求心理慰藉的因素会促进个体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际困扰水平也与过度的手机使用有关,如,Babadi-Akashe,Zamani,Abedini,Akbari和Hedayati(2014)还以29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冲动障碍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冲动性和社交焦虑与过度的手机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存在正向相关。另外,Tang,Chen,Yang,Chung和Lee(2016)还以894名台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和在线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成瘾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線人际关系和在线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成瘾行为存在显著积极关系,而且在线人际关系和神经质是社交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Wang,Wang,Gaskin和Wang(2015)研究也显示,来自于人际关系、学业问题和社交焦虑等方面的压力与社交网络使用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当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时,青少年会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使用来调节和管理情绪,进行在线社会交往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上述文献研究来看,社会交往问题会促使个体通过网络寻求特定心理满足,并更倾向于发展成为网络成瘾、手机成瘾和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那么,人际困扰是否也加剧了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
神经质与冲动性两种消极人格均与消极情绪有关,前者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后者是情绪控制力的缺乏,而冲动性又是神经质人格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往研究还发现,具有神经质和冲动性的个体,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社交不良,而网络使用成为社交不良个体寻求积极社会关系发展的主要途径(Bodr02a&Jovanovic,2016)。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和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机制影响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控制的个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和社会适用不良,包括冲动行为和冒险行为(汤雅婷,邹锦慧,李敏,梁洁,刘文沃,2015)。Masur,Reineeke,Ziegele和Quiring(2014)以581名德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社交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缺乏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影响社交网络使用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与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以信息寻求、逃避现实、自我呈现和发展人际关系等4个动机为中介,并且发现缺乏控制会直接导致社交网络使用成瘾行为。基于此,研究提出如下假设: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通过冲动性和人际困扰对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产生影响(见图1)。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研究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12月,以学段为基础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5个省区11所学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0份,有效问卷205 6份,问卷有效率89.39%。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16.25±2.45岁;男生6 8 8人(占33.5%)、女生1368人(占66.5%);研究对象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段,其中,初中生594人初一98人(4.8%)、初二164人(8.0%)、初三332人(16.1%)1、高中生830人高一322人(15.7%)、高二434人(21.1%)、高三74人(3.6%)1、大学生632人大一254人(12.4%)、大二212(10.3%)、大三166人(8.1%)1;城市生源地1108人(53.9%)、农牧区生源地948人(46.1%)。 (姜永志 王海霞 蒋怀滨 刘勇)
除了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技术性使用产生影响外,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大多数成瘾倾向者都存在社会交往问题,个体之所以过度寻求网络或手机的使用,主要的动机是寻求积极的社会交往需要(Epkins&Heckler,2011;Hames,Hagan,&Joiner,2013)。正如Billieux,Maurage,Lopez-Fernandez,Kuss和Griffiths(2015)提出的整合模型,第一条路径就与社会交往关系建立和发展有关,模型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和社交焦虑等都与手机成瘾行为有关,这种过度寻求心理慰藉的因素会促进个体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际困扰水平也与过度的手机使用有关,如,Babadi-Akashe,Zamani,Abedini,Akbari和Hedayati(2014)还以29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冲动障碍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冲动性和社交焦虑与过度的手机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存在正向相关。另外,Tang,Chen,Yang,Chung和Lee(2016)还以894名台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和在线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成瘾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線人际关系和在线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成瘾行为存在显著积极关系,而且在线人际关系和神经质是社交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Wang,Wang,Gaskin和Wang(2015)研究也显示,来自于人际关系、学业问题和社交焦虑等方面的压力与社交网络使用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当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时,青少年会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使用来调节和管理情绪,进行在线社会交往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上述文献研究来看,社会交往问题会促使个体通过网络寻求特定心理满足,并更倾向于发展成为网络成瘾、手机成瘾和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那么,人际困扰是否也加剧了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
神经质与冲动性两种消极人格均与消极情绪有关,前者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后者是情绪控制力的缺乏,而冲动性又是神经质人格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往研究还发现,具有神经质和冲动性的个体,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社交不良,而网络使用成为社交不良个体寻求积极社会关系发展的主要途径(Bodr02a&Jovanovic,2016)。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和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机制影响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控制的个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和社会适用不良,包括冲动行为和冒险行为(汤雅婷,邹锦慧,李敏,梁洁,刘文沃,2015)。Masur,Reineeke,Ziegele和Quiring(2014)以581名德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社交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缺乏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影响社交网络使用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与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以信息寻求、逃避现实、自我呈现和发展人际关系等4个动机为中介,并且发现缺乏控制会直接导致社交网络使用成瘾行为。基于此,研究提出如下假设: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通过冲动性和人际困扰对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产生影响(见图1)。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研究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12月,以学段为基础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5个省区11所学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0份,有效问卷205 6份,问卷有效率89.39%。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16.25±2.45岁;男生6 8 8人(占33.5%)、女生1368人(占66.5%);研究对象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段,其中,初中生594人初一98人(4.8%)、初二164人(8.0%)、初三332人(16.1%)1、高中生830人高一322人(15.7%)、高二434人(21.1%)、高三74人(3.6%)1、大学生632人大一254人(12.4%)、大二212(10.3%)、大三166人(8.1%)1;城市生源地1108人(53.9%)、农牧区生源地948人(46.1%)。 (姜永志 王海霞 蒋怀滨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