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194
人际距离和情绪知觉对利他选择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坐在电脑前,想象自己正在与另外一个人共同参与这个选择游戏,对方的身份分别是陌生人、朋友和家人,三个条件随机出现。被试阅读指导语,经过练习之后,开始游戏。实验采用SoMi范式,在屏幕上随机呈现上述种类的物品图片,提醒被试正在和对方选择物品,被试先选,对方后选,并标明对方的身份。在实验中,被试利他选择的次数与总试次的比例为社会正念利他选择的得分。

    2.6结果

    对被试在“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分析,F(2,118)=438.24,p<0.001,被试与好朋友的人际距离亲密程度(M=5.15,SD=0.98)显著高于与陌生人的亲密程度(M-2.0 3,SD=0.8 6),被试与家人的人际距离的亲密程度(M=6.11,SD=0.80)显著高于被试与“好朋友”的亲密程度。说明对人际距离的实验操作有效。

    对被试社会正念范式下所获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人际距离主效应显著,F(2,118)=7.10,p<0.001,n2=0.11:与朋友(M=0.35,SD=0.13)进行选择的利他选择要显著高于与陌生人(M=0.27,SD=0.14)间的利他选择,t(59)=4.60,p<0.001。以上结果表明利他选择在不同人际距离上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人际关系会影响利他选择。

    2.7小结

    本实验的结果表明,面对不同的人际距离,所表现的利他行为程度也不同,人际距离越近,其社会正念利他选择越高。

    3实验2

    实验一设置了不同人际距离条件,结果证明了不同人际关系的人际距离会对利他行为有影响。研究发现,陌生人的个体特征(如:面孔表情)会影响其利他行为(郑显亮,顾海根,2010),然而表情也会影响人际距离(Adams,Ambady,Macrae,&Kleek,2006)。因此,实验二将探讨个体特征中表情因素对陌生人的人际距离的影响,进而对利他选择行为的影响。

    3.1实验目的与假设

    考察不同情绪面孔对被试的人际距离的影响,进而考察被试在面对不同人际距离对不均等资源所做出的选择。预期不同面孔表情将影响人际距离,人际距离近,利他选择行为出现的频率更高。

    3.2被试

    招募了7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男生32名,女生38名。被试年龄在22~27岁之间(M=24.15,SD=1.35)。所有被试均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近期内没有参与过类似实验。

    3.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本研究采用Miller,Chabriac和Molet(2013)的研究范式的变式。该研究考察表情与人际距离的关系,实验任务是用电脑呈现,设置不同面孔图片作为接近者在屏幕一端,代表被试图片在另一端,由被试决定接近者靠近的程度。研究发现,愤怒面孔的人际距离最远,悲伤面孔其次,高兴面孔所知觉到距离最近(Miller et al,2013)。因此,本实验选择以上三种表情作为影响人际距离的三个不同水平的自变量,分别对应人际距离:低、中、高三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让给同伴的利他选择行为得分。

    3.4实验材料

    实验的刺激为物品图片和真人面孔图片。其中,物品图片与实验1相似,实验会呈现4种类别的物品,分别为:毛巾、球、笔记本和水杯。真人面孔图片从中国面孔情绪图片系统(CFAPS)(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5)中选取愤怒面孔、悲伤面孔、高兴面孔图片各8张,男女各半,三类面孔图片强度无显著差异。

    3.5实验程序

    所有实验刺激均通过电脑呈现,编程用Javascript编写。

    第一步人际距离任务(如图2所示)在屏幕最左端的图片代表被试自己,最右端图片为陌生人的面孔表情图片。图片大小均为130x150 pX,图片原始距离为1090 px。被试水平移动陌生人面孔表情图片,判断自己与他人的人际距离。当被试判断人际距离之后,按“OK”按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利他选择行为任务,采用的范式是SoMi范式,方法同实验一。屏幕随机呈现上述种类的物品图片,让被试根据第一步知觉到的人际距离,与第一步出现的陌生人进行物品选择。

    3.6结果

    对被试在人际距离任务中的距离进行百分数处理,F(2,138)=139.40,p<0.001,被试与高兴面孔他人的人际距离(M=57.24,SD=20.72)显著高于与悲伤面孔他人的人际距离(M=83.22,SD=18.15),被试与悲伤面孔他人的人际距离显著高于与愤怒面孔他人的人际距离(M=89.85,SD=16.62),说明对人际距离的实验操作有效。

    对被试社会正念范式下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人际距离主效应显著,F(2,138)=18.82,p<0.001,n2=0.22;被试对带有高兴面孔他人(M=0.32,SD=0.12)的利他选择显著高于对带有愤怒面孔他人(M=0.24,SD=0.13),t(69)=5.54,p<0.001,也显著高于带有悲伤面孔他人(M=0.27,SD=0.13)的利他选择,t(69)=5.54,p<0.001。被试对带有悲伤面孔他人的利他选择要高于对带有愤怒面孔他人的利他选择,t(69)=1.96,p=0.05。这表明不同表情带来的人际距离的差异在社会正念利他选择上会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对结果做三步的线性回归分析(温忠麟等,2004):第一步做面孔表情对利他选择的回归,结果显示(图3),情绪面孔显著预测了人际距离,R2=0.23,F(2,138)=20.1,p<0.001;而且面孔表情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β=-0.28,t=6.18,p<0.01,第二步做面孔表情对人际距离的回归。结果显示,情緒面孔显著解释了利他选择的变异,R2 0.42,F(2,138)-74.71,p<0.001;而且面孔表情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β=0.58,t=20.06,p<0.001,第三步做面孔表情和人际距离对利他选择的回归,β=-0.26,t=-2.94,p=0.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3.86%,证明人际距离的间接效应显著,预测得到验证。被试面对愤怒表情产生较远的人际距离,做出较少的利他选择结果,面对开心表情产生了较近的人际距离,于是做出较多的利他选择结果。 (任或 郝芳)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