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308544
具身情绪与创造性思维: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4期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研究者经常采用的、较成熟的具身情绪诱发方法面部肌肉控制技术(鲍婧,傅纳,2018;胡卫平等,2015),以诱发个体的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同时操纵个体处于不同的情境性调节定向条件下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具身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调节定向在具身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调节作用。我们推测,对于促进定向的个体,调节性匹配效应使得愉快的情绪反应更强烈,该情绪反应与具身积极情绪兼容,将促进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而预防定向的个体会启动额外的认知控制资源来避免失败,因此,不管是具身积极情绪还是具身消极情绪都会阻碍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表现。

    2方法

    2.1被试

    90名大学本科生,删除具身积极情绪诱发失败的被试4人,具身消极情绪诱发失败的被试8人,最后共78名被试,其中男生33人,女生45人,平均年龄为20.10±1.97岁。所有被试智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且语文阅读理解水平正常,实验完成后向所有被试赠送小礼物。

    2.2实验设计

    采用3(具身情绪启动:积极、消极、不启动)×2(情境性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分,以及将三个子维度得分转换为标准分之后相加得到的创造性思维总分。

    对所有产出的观点从流畅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三个方面作出评价:(1)流畅性:剔除重复观点后,被试产出的观点数。每写出一个观点记一分;(2)灵活性:被试产出的观点所从属的类别,一个类别记一分;(3)独创性:被试产出观点的新颖性,在一个样本中,某一反应的新颖性可以用该样本中出现的总次数的倒数来计算。

    2.3实验材料

    2.3.1情境性调节定向材料

    采用Friedman和Forster(2001)的研究中使用过的情境性调节定向启动材料—“鼠与迷宫”图,研究表明该启动材料科学有效。

    2.3.2创造性思维测验

    采用查子秀(1998)编制的《创造性能力测验》中的实用创造力分测验。该测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想象出所给出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新颖用途。该工具已被证实是有效的评定创造性思维的工具(施建农,查子秀,周林,1998),并且该测验已有编码系统,且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评分方法:由两名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独自进行,以尽可能减少评分者自身主观性对评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畅性维度上,评分者一致性为0.90,p<0.01;在灵活性维度上,评分者一致性为0.89,p<0.01;在独创性维度上,评分者一致性为0.91,p<0.01。结果说明两位评分者间的信度较高,最后结果取两次评分的平均值。

    2.4实验程序

    实验有五个阶段:

    第一,情绪评定前测阶段:要求被试平复情绪,使之处于平静状态,采用9点量表对被试的情绪进行评定,1为非常不高兴,9为非常高兴。

    第二,具身情绪启动阶段:采用面部肌肉控制技术,对不同组被试分别启动具身积极情绪、具身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对于具身积极情绪组:让被试用牙齿固定筷子,被试呈现出微笑的面部表情,使被试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直至实验结束;对于具身消极情绪组:让被试用嘴唇固定筷子,由于嘴唇嘟起或紧闭,抑制了微笑的面部表情,所以被试呈现出悲伤的面部表情,使被试保持悲伤的面部表情直至实验结束;中性情绪组:不诱发被试的任何情绪,整个实验过程中让被试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

    第三,情境性调节定向启动阶段:将每一种情绪状态下的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启动他们的情境性促进定向与情境性预防定向。采用双任务启动范式启动被试的情境性调节定向,该范式结合了自我指导类型任务和纸笔迷宫任务。

    情境性促进定向启动:首先,在三分钟的时间内,要求被试回忆过去或现在所拥有的愿望和梦想并写下来;然后完成一项纸笔迷宫任务,要求被试帮助图中的小老鼠找到迷宫的出口。图中显示,迷宫出口处放了一块奶酪,而此时老鼠非常饥饿,并且远离迷宫的出口。要求被试画一条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到饥饿的小老鼠。

    情境性预防定向启动:同样限时三分钟的时间,让被试回忆过去或现在所拥有的义务和责任并写下来,然后完成一项纸笔迷宫任务,要求被试帮助图中的小老鼠逃出迷宫。图中显示,在迷宫的上方,盘旋着一只猫头鹰,由于非常饥饿,猫头鹰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看见并飞下来把老鼠吃掉。要求被试画一条路线,帮助小老鼠逃回自己的家,此外在出逃的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小老鼠需要尽可能的躲着猫头鹰。

    启动调节定向后,被试需要完成一个包含三个问题的后测量表,用以检验情境性调节定向是否成功启动。

    第四,创造性思维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在限定时间内写出两个物体(筷子和钱)的可能用途,每个限时7分钟。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想出每一物品不常见的各种用途。也就是说,尽可能多地想出每一物品怎样实际运用。想出的用途不要愚蠢荒谬,而要现实可行。如果必要,对于物品替代物如何形成要有说明,以便使主试明白意思。

    第五,情绪后测阶段:采用9点量表,让被试评定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1为非常不高兴,9为非常高兴。

    2.5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具身情绪启动的结果

    分别计算具身积极情绪组、具身消极情绪组以及中性情绪组的情绪前测、后测主观评定的情绪得分,然后采用相关样本f检验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发现,具身积极情绪组被试情绪评定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25)=-16.16,p<0.001;具身消极情绪组情绪评定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21)=5.23,p<0.001;中性情绪组被试的情绪评定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使用的面部肌肉控制技術成功的诱发出了被试的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 (姚海娟 王金霞 苏清丽 白学军)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