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308542
具身情绪与创造性思维: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4期
     具身情绪启动和情境性调节定向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72)=14.04,p<0.01,ηp2=0.28(见图4),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情境性促进定向条件下,具身积极情绪组的被试在创造性总分上显著高于具身消极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p<0.05,具身消极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的被试在创造性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情境性预防定向的情况下,中性情绪组的被试在创造性总分上显著高于具身积极情绪组和具身消极情绪组,p<0.05,具身积极情绪组和具身消极情绪组的被试在创造性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

    4讨论

    4.1具身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结果发现,诱发不同状态的具身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各维度的影响不同。与中性情绪相比,具身积极情绪对个体思维的独创性有促进作用,具身消极情绪对思维流畅性和灵活性有阻碍作用。这与Fernandez-Abascal和Diiaz(2013)的研究中关于积极情绪的结果是一致的。他们研究发现,不论是问卷测量的个体的一般积极情绪状态还是启动的具身积极情绪,都能够促进个体思维的独创性,但没有发现消极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能够提出更多更富有创造性的科学问题(胡卫平,周蓓,2010)。本研究结果与沈承春和张庆林(201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沈承春和张庆林的研究发现,在科学发明创造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情绪对原型启发有促进作用,负性情绪有抑制作用。根据情绪一致理论,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会回忆起大量正面的、多样性的认知材料(Sun & van Emmerik,2015),采用非系统性的、灵活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因而促进了个体的创造性表现(Xiao,Wang,Chen,Zheng,&Chen,2015)。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会通过对个体的认知活动的拓展来影响个体的创造力,具体表现为积极情绪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促使个体整合各方面的信息来思考问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活个体头脑中的信息,从而为解决创造性问题提供更多的材料(Fredrickson & Branigan,2005),因此对个体的独创性有促进作用。认知灵活性提高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会削弱个体对注意资源的内隐性控制,拓宽其注意广度,而注意广度的扩展会降低个体对无关信息的过滤抑制能力,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新颖性想法(Rowe,Hirsh,& Anderson,2007)。有研究发现,被试独自完成设计任务的创造性表现优于直接教学模式。被试通过自主的观察来完成任务时已经脱离了固化模仿模式,达到自动启动积极情绪,吸取创新的策略与技巧,并结合自身的知识最终生成具有高创造力的产品,这表明积极情绪可以通过个体认知的提高使得个体创造性表现得以提升(Zajusz-Gawedzka,& Marszal-Wisniewska,2015)。

    本研究结果与卢家楣等人(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200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卢家楣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组在创造性表现上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但两组被试在独创性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在卢家楣等人的研究中,以老师的当众表扬与批评来诱发学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更多属于一种认知性的唤醒,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具身”这一概念。

    4.2不同的情境性调节定向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结果发现,情境性调节定向的主效应显著,情境性促进定向的被试在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总分上显著高于情境性预防定向的被试。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Friedman & FOrster,2001;Jin,Wang,& Dong,2016)。研究者认为,在驱动方向上,促进定向的个体偏好接近动机,而接近动机与随意的认知风格相关,预防定向的个体倾向谨慎风格,在接近动机下,个体思维的探索性以及能动性都较高,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在情绪体验上,促进定向的个体更多感受到的是“喜悦沮丧”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有助于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有利于个体大范围的搜集相关信息,从而为发挥创造力提供丰富的“素材”(Friedman & Forster,2001);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相比预防定向的个体,促进定向的个体更有可能使用探索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冒险式”的加工方式,有助于个体采用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来解决问题(Forster,Friedman,& Liberman,2004)。相反,预防定向的个体由于对“安全”的需求更为敏感,因为预防定向的个体关注损失与否,更偏好采取警戒的动机策略(Baek & Reid,2013),所以当创造性任务非常困难或表现出低成功概率时,为了避免损失,个体仍旧会坚持并表现得更好,通常倾向以“预防退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反而禁锢了个体的创造性能力的发挥。

    4.3具身情绪和情境性调节定向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具身情绪启动和情境性调节定向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情境性促进定向的情况下,具身积极情绪的被试在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总分上都显著高于具身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的被试;在情境性预防定向的情况下,中性情绪的被试在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总分上都显著高于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的被试。这表明,情境性调节定向在具身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具身情绪能够通过情绪的动机维度来改变个体的注意范围(Price & Harmon-Jones,2010),促進个体在创造性认知活动中的表现。在不同的动机主导之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相比预防动机的个体,促进动机主导的个体更加乐观,对于任务的结果也有更高的预期体验(Forster et al.,2001),在目标达成时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在目标未达成时则体验到更少的痛苦(Idson,Liberman & Higgins,2000),反之亦然。当个体处于情境性促进定向时,其体验的积极情绪能够激励个体产生更多的策略,增强观点的流畅性,从而具身积极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Lam & Chiu,2002);而当个体处于情境性预防定向时,预防定向会促使其更加谨慎和回避风险,个体需要耗费大量认知资源,对认知表现的破坏性更大(Roskes et al.,2013)。因此在情境性预防定向条件下,不管是具身积极情绪还是具身消极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阻碍作用。

    5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具身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具身消极情绪阻碍个体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总体创造性;(2)情境性促进定向比情境性预防定向更有利于促进创造性思维;(3)当个体处于情境性促进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而当个体处于情境性预防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皆对创造性思维有阻碍作用,情境性调节定向在具身情绪和创造性思维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姚海娟 王金霞 苏清丽 白学军)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