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308534
大学生英语语篇重复阅读的眼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4期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重复阅读对母语为汉语的大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实时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复阅读是否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阅读效率,在阅读理解正确率、阅读速率以及眼动行为指标上会有怎样的表现?第二,重复阅读是否影响二语阅读中的词汇识别阶段,具体来说重复阅读对高频词加工和低频词加工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2方法

    2.1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目标词频:高,低)×5(阅读遍数:1遍,2遍,3遍,4遍,5遍)两因素被试内设计。

    2.2被试

    随机选取天津某大学大二至大四年级学生50人(其中男生2人),被试的平均年龄22.4岁(SD=1.93岁),母语均为汉语。所有被试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3材料

    语篇材料是一篇说明文,描述了一项考察学生在做多项选择题时对改变答案的自我认知与实际结果有无偏差的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倾向于高估了改错的概率,而低估了改对的概率。该语篇材料节选自《心理学与生活》(Gerrig & Zimbardo,2016),共包括7个句子,206个单词。

    目标词选择:将语篇中所有的名词按词频高低排序后,选取频率最低的6个单词作为低频词(范围为每百万词出现1-21次,平均每百万词出现10.5次),频率最高的6个单词作为高频词(范围为每百万词出现180-1826次,平均每百万词出现570.3次),目标词的词频确定依据《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桂诗春,2003)。目标词不出现在句首句尾及行首行尾。

    材料评定:随机选取28名未参与正式实验的在校本科生对材料的难度和主题熟悉度完成5点量表评定(1非常容易~5非常困难,1非常不熟悉~5非常熟悉),平均难度为3.04,平均主题熟悉度为3.25,难度和主题熟悉度适中,符合本实验要求。

    2.4仪器

    实验采用Eyelink1000型眼动记录仪(采样率1000 Hz),被试机的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像素,刷新率120Hz。被试眼睛距屏幕约70 cm。语篇以黑色20磅的Courier New字体(该字体中每个字母占据的空间相同)呈现,1.5倍行距并配以白色的背景,分为两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每个字母在屏幕上的大小为14像素,约为0.45°视角。

    2.5程序

    每名被试单独施测。被试进入实验室首先熟悉实验环境,然后阅读被试机屏幕上的指导语,并由主试口头讲解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确保被试理解正确。然后进行九点眼校准,校准成功后(误差值均在0.4。以下)进入实验。通过练习帮助被试熟悉实验过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中,同一段语篇先后呈现5遍,每一遍之后都会有不同的两个是非判断题以考察被试的阅读理解情况,平衡是非判断题出现的顺序。被试通过键盘按键反应。整个实验大约持续20分钟。

    3结果

    1名被试阅读理解判断题的正确率低于0.60,将其数据删除。被试回答阅读理解判断题的平均正确率为0.72(详见表1)。尽管存在正确率随阅读遍数增加而增加的数据趋势,但不同阅读遍数的正确率之间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F(4,192)=2.18,p>0.05。因而研究主要关注了重复阅读对于读者阅读速度的影响。

    首先根据以下标准对数据进行删除:(1)眼动追踪失败;(2)持续时间小于80ms或大于1200ms的注视点;(3)平均数正负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Bai,Yan,Liversedge,Zang,& Rayner,2008)。总共剔除无效数据占有效数据的1.84%。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研究中,眼动数据的分析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篇章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包括总阅读时间(total reading time,兴趣区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总和)、注视次数(fixation count,兴趣区所有注视点的数量总和)、回视次数(regression count,从当前注视词向之前某个词语眼跳次数的总和)、平均注视时间(average fixation duration,兴趣区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和平均眼跳幅度(average saccade amplitude,兴趣区所有眼跳距离的平均值)。二是对目标词眼动指标的局部分析,研究将嵌在语篇中的6个高频词和6个低频词分别使用矩形框标出,作为局部分析的兴趣区。局部分析的眼动指标包括跳读率(skipping rate,首次阅读中某个兴趣区被跳读的概率,即首次阅读中兴趣区被跳读的频率与该兴趣区被跳读和被注视的频率之和的比值)、首次注视时间(first fixation duration,首次阅读中某个兴趣区的首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凝视时间(gaze duration,从首个注视点开始到首次离开当前兴趣区之间的持续时间)和总注视时间(total fixation duration,某个兴趣区内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之和)。

    3.1整體分析

    以阅读遍数为自变量,各整体眼动指标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

    结果显示,在总阅读时间阅读遍数主效应显著F(4,192)=66.61,p<0.001,η2=0.58。经事后检验可知,随着阅读遍数的增加,总阅读时间逐渐减少(p<0.05);第4、第5遍的总阅读时间差异不再显著(p>0.05)。

    在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上,阅读遍数的主效应同样显著(注视次数:F(4,192)=72.41,p<0.001,η2=0.60;回视次数:F(4,192)=60.40,p<0.001,η2=0.56)。进一步分析可知,随着阅读遍数的增加,每一遍阅读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均显著减少(ps<0.05)。 (沈英伦 孟珠 兰泽波 王影超 闫国利)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