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308899
提取练习的发展特点:8—9岁儿童与成人的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4期
     摘要 研究选取8-9岁儿童和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经典的提取练习范式(retrieval-practice paradigm),通过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以及未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观测提取练习在语义材料上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8-9岁儿童与大学生在相同语义材料上都观测到了提取练习效应,且二者的提取练习效应量差异不显著;(2)8-9岁儿童和大学生在相同语义材料上都表现出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且二者的提取诱发遗忘量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8-9岁儿童在提取练习上的記忆效应已达到成人水平。本研究丰富了提取练习的发展研究,为提取练习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提供了依据。此外,研究结果为探讨提取练习的内部机制提供了间接性的实验证据。

    关键词 提取练习效应,提取诱发遗忘,情景记忆。

    分类号 B844

    1引言

    近年来,提取练习(retrieva,practice)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策略,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到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研究者的普遍重视。提取练习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取练习的积极效应,即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也称之为测试效应(test effect),指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某一学习内容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信息提取将有助于记忆保持水平的提高(Roediger & Karpick,2006a;Karpicke & Roediger,2008;Roediger & Butler,2011);另一方面则是其消极效应,即提取诱发遗忘(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指个体由于多次提取部分信息而导致与之相关材料的记忆量明显降低(Anderson,Biork,& Bjork,1994;Pica,Pierro,& Kruglanski,2014)。

    截至目前,许多研究者在不同的实验材料(单词表、外语单词、姓名面孔匹配以及有意义材料)和测试任务(自由回忆,再认任务,以及配对联想任务)中均观察到了显著的提取练习效应(Carpenter & DeLosh,2005,2006;Roediger & Karpicke,2006b;Hicks & Starns,2004;Dunlosky,Rawson,Marsh,Nathan,& Willingham,2013)。也在不同的实验材料(语义类别、命题、视空间材料、语义知识、句子以及表象)和不同的测试任务(线索回忆测试、独立探针技术、再认测试以及内隐测试)上发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Blaxton & Neely,1983;Ciranni & Shinamura,1999;Anderson & Bell,2001;MacLeod & Macrae,2001;Johnson & Anderson,2004;Gomez-Ariza,Lechuga,Pelegrina,& Bajo,2005;Peffect,Moulin,Comvay,& Perry,2002)。即便如此,此类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多数研究所选取的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仅有少量的研究人员以儿童为被试探讨提取练习的发展特点(Lipowski,Pyc,Dunlosky,& Rawson,2014;Karpicke,Blunt,Smith,& Karpicke,2014;Karpicke,Blunt,& Smith,2016),并且鲜有研究者在一个研究中采用相同的实验材料比较成人与儿童的提取练习效果,仅有的对比性研究也是采用了再认的测试形式以及非语义材料。Kornell和Son以成年人和儿童为被试,发现选择进行自我测试的成人被试在最终测试中的成绩显著高于选择再次学习的被试,而这一现象在儿童身上并未出现(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2008)。Ford,Sam和Rina(2004)使用非语义类别材料,以7岁儿童与21岁成年人为被试,发现两组被试在再认测试中的提取诱发遗忘量(Rp-项目与Nrp项目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那么,在语义材料以及其他的测试形式上,提取练习在儿童与成人被试上的记忆效果是否有差异呢?鉴于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基于语义材料的,并且考察记忆效果的形式非常多元化,因此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讨非常有意义,将对我们进一步在教育实践中更好的利用提取练习这一策略提供参考性意见。

    除此之外,本研究的研究结论还将进一步拓展提取练习相关理论的建构。情景背景理论(episodic context account)认为,提取之所以能够促进记忆,原因在于提取使得被试在测验时进入情景提取的认知状态,进而复原先前学习阶段的时间背景信息,促进记忆的保持(Kawicke,Leha-man & Aue,2014;Whiffen & Karpicke,2017)。而解释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情景抑制模型(episodic inhibition model)指出,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是情景恢复被抑制而导致的,具体来说,提取练习阶段建立了对Rp+项目的激活和对Rp-项目的抑制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学习阶段情景记忆的内容和特征,随着时间的延长,情景记忆在长期记忆中得到整合,随着整合程度的加深,记忆内容和可访问性就变得稳定,即激活和抑制模式变得稳定不易改变(Racsmany & Conway,2006;Racsmany,Conway,Garab,& Nagymate,2008)。不难看出,在这两种理论中,都涉及了个体情景记忆的能力,而个体的情景记忆能力是具有发展特点的,本研究从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提取练习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将为提取练习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证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8-9岁儿童和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经典的提取练习范式考察提取练习的发展特点。通过这个范式,我们希望可以由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观测提取练习效应在语义材料上的发展特点;同时,通过未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观测提取诱发遗忘在语义材料上的发展特点,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补充与拓展。 (马小凤 王斌强 周爱保)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