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308910
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4期
     摘要 从特质性的主观阶层感和情境性的主观阶层感两个角度考察了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被试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更倾向于共享关系取向。实验2采用材料启动法,发现对社会距离近的他人,高阶层与低阶层利他行为差异不显著;对社会距离远的他人,高阶层的利他行为显著大于低阶层组。研究结论: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社会距离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主观社会阶层,亲社会行为,社会距离,人际关系取向,利他行为。

    分类号 B849

    1前言

    社会阶层早期的研究源于社会学家对不同社会阶层所引发的社会现象的讨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地位差异,它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社会资源(收人、教育和职业)以及与他人比较时,知觉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Kraus,Piff,Mendoza-Denton,Rheinschmidt,& Keltner,2012)。

    在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对社会阶层进行测量一直争论不断。客观测量指标通过间接测量个体能获取的资源来实现(Kraus & Stephens,2012);同时有研究者认为,人们关于所处社会层次的认知对于心理功能的影响更大(Boyce,Brown,& Moore,2010)。主观社会阶层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是Adler,Epel,Castellazzo和Ickovics(2000)提出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量表(the MacArthur Scale of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测量时,给被试展示一个代表了社会中不同收人、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的人所处位置的10级阶梯(如图1),然后让被试判断自己在社会或社区中所处的位置(Adler et al.,2000)。

    研究发现,社会阶层的主观测量指标和客观测量指标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许多方面社会主观指标比客观指标有更好的预测效度,比如能更好的预测生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以及社会不公平感(胡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2014),个体对主观社会阶层的感知与其行为的相关程度更高。而当前我国社会未形成明确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客观阶层的流动性强,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原来某一个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成为另一个社会阶层的成员(陆学艺,2003),因此对主观社会阶层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具有准确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以主观社会阶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主观社会阶层感与个体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社会阶层研究的兴起也使得关于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的研究有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但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要比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比如,社会认知的观点认为,低阶层依赖外部、关注情境的特点使他们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意向;而高阶层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Piff,Kraus,Cote,Cheng,& Keltner,2010);Piff等人(Piff et al.,2010)通過实验研究发现,较低社会阶层的个体更加慷慨、仁慈,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和助人行为。另一种观点则相反:对比低阶层,高阶层个体在团体中不仅融入程度更高,而且更积极参与志愿活动(Penner,Dovidio,Piliavin,& Schroeder,2005);芦学璋、郭永玉和李静认为(2014),“与高社会阶层相比,低阶层者拥有更少的经济资源,更少受教育机会”。生活环境的不足和资源的缺失,可能使得低社会阶层个体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需要、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削弱了低阶层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力。

    亲社会行为大量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不同取向可以用来表征人际互动中的行为倾向。Clark与Mills(1993)将人际关系分成交易关系取向和共享关系取向,交易与共享这两种人际关系取向可以用来描述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利益付出与交换的原则,具有共享关系取向的个体会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取向的被试,共享取向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王垚,李小平,2015)。因此本研究使用人际关系取向来表征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来探究个体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观社会阶层水平,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与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相比,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生活压力较小,对自身的处境满意度更高,物质资源和心理资源较为丰富(Oakes & Rossi,2003)。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流向他人,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所感知到自身拥有的资源较少,因此可能对资源的流失更加敏感,进而更加关注所得到的回报;而高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则相反,较小的生活压力和较丰富的资源使得他们在付出自身的资源后无需太过关注他人的回报,从而更有可能形成共享取向。因此提出研究的第一个假设,相对于较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较高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人际关系取向更倾向于共享取向。

    即便是共享型的人际关系,其利他的程度也还会受到关系本身的亲疏或者和人与人之间社会距离远近的影响。Rachlin和Jones(2008)认为,人们只对社会距离近的人表现更多利他行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与自己心理距离较远的人;吕厚超和蒋旭玲(2014)的研究也发现,心理距离近,个体利他行为更多,个体对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近的人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解释水平理论常被用来解释不同的心理距离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差异,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反映事物内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的特征来解释心理距离遥远的事物,而更多的使用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特征来解释心理距离较近的事物(李雁晨,周庭锐,周琇,2009)。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距离或者解释水平能够通过调节个体的归因或者动机进而影响人们的合作与冲突行为(Kortenkamp & Moore,2006;Sanna,Chang,Parks & Kennedy,2009)。然而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社会距离的调节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检验。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于社会距离较近的如“朋友”、“亲人”,个体可以预期受益者在之后给予回报的可能性较大,而对于社会距离较远的“陌生人”,预期回报的可能性较小。芦学璋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在回报预期高的条件下,高阶层被试与低阶层被试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回报预期低的条件下,低阶层被试与高阶层被试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差异明显增加”。由此提出研究的第二个假设:对于社会近距离的“朋友”,高阶层与低阶层的利他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社会远距离的“陌生人”,高阶层比低阶层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解晓娜 李小平)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