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111048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日 任力杰 葛朝莉 韩漫夫 李 竞 陈 婷 冯宏业 白润涛
第1页

    参见附件(190KB,2页)。

    任力杰 葛朝莉 韩漫夫 李竞 陈婷 冯宏业 白润涛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不同作用机制。方法6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对照组)21例、常规西药加用G-CSF(G-CSF组)21例和常规西药加葛根素(葛根素组)21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随访3个月时临床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3例均完成了3个月的观察。治疗后14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CSF组和葛根素组疗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G-CSF组和葛根素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G-CSF及葛根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机制虽有所不同,但G-CSF显示了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 葛根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梗死 急性

    【基金】深圳市科技局基金项目(No.200404061)

    【分类号】R743.33;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脑梗死后如何减少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神经科医师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
------
     摘要:目的 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不同作用机制。方法 6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对照组)21例、常规西药加用G—CSF(G—CSF组)21例和常规西药加葛根素(葛根素组)21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随访3个月时临床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63例均完成了3个月的观察。治疗后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F组和葛根素组较对照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CSF组和葛根素组疗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G—CSF组和葛根素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G—CSF及葛根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机制虽有所不同,但G—CSF显示了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葛根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脑梗死,急性

    中图分类号:R743.1 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5)11—0967—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