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109889
红细胞变形性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高慧娟 李新毅
第1页

    参见附件(207KB,2页)。

    高慧娟 李新毅

    【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脑卒中的病因、神经损伤机制和保护的实验研究,其中就血液流变学对脑卒中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脑损伤 红细胞变形性

    【分类号】R743

    1951年Coply首次把血液流变学从生物流变学中分出,许多研究表明疾病、创伤、麻醉、手术、应激等都可引起血液流变因素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在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且影响其预后。1脑损伤与血流变酸中毒损伤后由于缺血、缺氧,致大量乳酸堆积,加重脑组织损伤时的
------
     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脑卒中的病因、神经损伤机制和保护的实验研究,其中就血液流变学对脑卒中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脑损伤;红细胞变形性

    中图分类号:R743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6)01—0064—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