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9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1767174
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李春丽 张杜平 郝 琦
第1页

    参见附件(981KB,2页)。

    李春丽 张杜平 郝琦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分院;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CI)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CAS)之间关系与意义。方法对2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颈动脉B超检查,对比各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硬化程度、斑块发生率的情况。结果风痰瘀阻IMT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风痰火亢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风痰瘀阻型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气虚血瘀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均无意义(P0.05)。各证型斑块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风痰瘀阻的斑块发生率高于其他证型。结论CI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硬化程度不同,风痰瘀阻是缺血中风高危险证型,同时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证型。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证型 颈动脉硬化

    【分类号】R277.7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颈动脉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它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及硬化斑块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预测指标[1]。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CAS的硬化情况,探讨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cI)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CAS)之间关系与意义。方法 对2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颈动脉B超检查,对比各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硬化程度、斑块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风痰瘀阻IMT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风痰火亢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风痰瘀阻型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气虚血瘀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均无意义(P>0.05)。各证型斑块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风痰瘀阻的斑块发生率高于其他证型。结论 CI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硬化程度不同,风痰瘀阻是缺血中风高危险证型,同时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证型。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证型;颈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743.1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9)04-0420-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