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9755
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分析肾上腺素致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赵 玲 魏海峰 李雅莉 张 丽 李 林
第1页

    参见附件(1625KB,3页)。

    赵玲 魏海峰 李雅莉 张丽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 教育部神经变性病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1.8mg/kg皮下注射加冰水浸泡1d)、急瘀2d组(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慢瘀小剂量组(Adr0.1mg/kg注射7d)、慢瘀中剂量组(Adr0.3mg/kg注射7d)、慢瘀大剂量组(Adr0.9mg/kg注射7d)。用血液黏度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检测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瘀小、中剂量组可见大鼠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瘀1d组可见低切变下全血黏度升高(P0.05),急瘀1d组和急瘀2d组可见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加(P0.01),急瘀2d组和慢瘀大剂量组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与所用的肾上腺素剂量、给药周期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Adr0.3mg/kg注射7d和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大鼠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更加明显,可分别作为气郁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血液流变学 血瘀证 大鼠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基金项目(No.2003CB5171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050001,706307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No.2005A53,2006B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500664) 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No.首发03Ⅲ21)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No.D0206001043191)

    【分类号】R-332

    血瘀证即指人体内血脉不畅,血行迟缓涩滞,血液壅阻血脉或离经停积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症候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是近代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关于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七情中的“忧
------
     血瘀证即指人体内血脉不畅-血行迟缓涩滞,血液壅阻血脉或离纤停积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症候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是近代中西两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关于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