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85576
“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张顺业 高明兰 李保 李天亮 郭大磷
第1页

    参见附件(1240KB,2页)。

    张顺业 高明兰 李保 李天亮 郭大磷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6月对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经右前胸小切口直接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1次成功,无残余分流,平均住院时间5.5 d。随访6个月~18个月,心脏功能Ⅰ级~Ⅱ级,心影均较术前缩小,参加正常学习和劳动。结论 "杂交技术"安全性高,可减小创伤,简化操作,在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的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杂交微创伤手术 非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基金】山西省留学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08-108)

    【分类号】R654.2

    “杂交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心脏外科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治疗理念,其核心内容是由外科医师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较特殊的手术室,在实时影像学的指引下,结合其他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完成心脏病的治疗[1]。其意义在于,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设计出最佳的治疗组合方案。200
------
     “杂交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心脏外科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治疗理念,其核心内容是由外科医师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较特殊的手术室,在实时影像学的指引下,结合其他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完成心脏病的治疗。其意义在于,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设计出最佳的治疗组合方案。2008年起我们尝试采用“杂交技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现总结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0KB,2页)